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正确的是

A. 明矾溶于水后可得到少量的有强吸附性的Al(OH)3,故明矾可作净水剂

B. 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C. 用热的纯碱洗去油污是因为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D. 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答案】C

【解析】A.明矾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

B.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C.碳酸钠水解呈碱性;

D.熔点高的物质可用于耐高温材料。

A.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3H2OAl(OH)3(胶体)+3H+,利用Al(OH)3(胶体)的吸附性进行净水,A正确;

B.过氧化钠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是因为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氧气,B正确;

C.碳酸钠水解呈碱性,加热促进水解,有利于油脂的水解,碳酸钠与油脂不反应,C错误;

D.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熔点高,可用于耐高温材料,D正确。

答案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消去

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A.FeCl2溶液B.Na2CO3溶液C.KAl(SO4)2溶液D.NaI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次磷酸(H3PO2)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一元弱酸,工业上常利用H3PO2和AgNO3溶液反应进行化学镀银,已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1 B. H3PO2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H2PO2-

C. H3PO2被AgNO3氧化成了H3PO4 D. NaH2PO2、NaH2PO4、Na2HPO4均为酸式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二胺(H2NCH2CH2NH2),无色液体,有类似氨的性质。已知:25℃时,Kb1=10-4.07Kb2=10-7.15;乙二胺溶液中各含氮微粒的分布分数δ(平衡时某含氮微粒的浓度占各含氮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2NCH2CH2NH2在水溶液中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为:H2NCH2CH2NH2+H2OH2NCH2CH2NH3++OH-

B. 曲线Ⅰ代表的微粒符号为[H3NCH2CH2NH3]2+

C. 曲线Ⅰ与曲线Ⅱ相交点对应pH=4.07

D. 在0.1mol·L-1 H2NCH2CH2NH3Cl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H2NCH2CH2NH3+) >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碳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烃一定是饱和链烃

B.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

C. 正戊烷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D. 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3的烷烃有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若下图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量与NaOH的体积的关系图。

① ②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g2):n(Al3):n(NH4)=2:3:2

B. 中曲线表示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 若使用催化剂,B点会降低

C. 中使用的NaOH的浓度为2 mol/L

D. 中物质A反应生成物质C,Δ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氮化镁:MgN

B. Ca(OH)2的电离方程式:Ca(OH)2=Ca2++2OH

C.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D. 氟化钠的电子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分别盛有不同无色溶液①②③④四支试管进行如下操作。现象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①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变蓝

原溶液中有NH4+

B

向②中滴入NaHC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溶液中有AlO2-

C

向③中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HCl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D

向④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呈橙色

原溶液中有I-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