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教学进度没有提前学校的学生做)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A中试剂为________

(2)检查装置不漏气后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反应前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上述操作③在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相对原子质量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6)有同学提出应在装置(Ⅰ)(Ⅱ)之间添加一个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你认为有必要吗?________(填“有”或“无”)

答案:
解析:

  (1)分液漏斗(2分) 溶液(2分)

  (2)①④③②(2分) 使C、D两管的液面保持相平再读数(2分)

  (3)(2分)

  (4)(3分)

  (5)偏小(2分)

  (6)无(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常见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的商品名称是:速力菲,正式名称是:琥珀酸亚铁薄膜片,为棕黄色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暗黄色,药片中Fe2+的含量约为34.0%~36.0%.该药片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大.某学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了如下几组理论实验设计方案:
Ⅰ.甲组方案:

(提示:白色的Fe(OH)2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甲组同学按照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分析甲组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该药片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少量溶解后的溶液中几乎不存在Fe2+离子,所以得不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该药片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少量溶解后的溶液中几乎不存在Fe2+离子,所以得不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Ⅱ.乙组同学在参考书上查得如下资料:
①人体胃液中有大量盐酸,能溶解多种物质.
②H2O2不稳定,光照、加热和微量杂质会促使其分解;H2O2中氧元素为-1价,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他们认真思考了甲组实验失败的原因,模拟药服用后在人体中溶解的变化过程,重新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乙组方案:

(1)试剂1为:
盐酸
盐酸
,试剂2为:
KSCN溶液
KSCN溶液

(2)加入试剂2后,溶液显淡红色的原因是:
在溶液形成过程中有少量Fe2+已经氧化成Fe3+离子,滴加KSCN溶液后,Fe3+离子与SCN-离子结合成浓度较小的红色[Fe(SCN)]2+络离子.
在溶液形成过程中有少量Fe2+已经氧化成Fe3+离子,滴加KSCN溶液后,Fe3+离子与SCN-离子结合成浓度较小的红色[Fe(SCN)]2+络离子.

(3)加双氧水后,红色加深的原因是:
加入的H2O2能将Fe2+氧化为Fe3+,导致溶液中Fe3+浓度增大,[Fe(SCN)]2+络离子浓度也随之增大,所以红色加深.
加入的H2O2能将Fe2+氧化为Fe3+,导致溶液中Fe3+浓度增大,[Fe(SCN)]2+络离子浓度也随之增大,所以红色加深.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情况,试写出在酸性条件下Fe2+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2O2+2Fe2++2H+=2Fe3++2H2O
H2O2+2Fe2++2H+=2Fe3++2H2O

Ⅲ.丙组同学对乙组实验中最后红色褪去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欲探究其褪色的原因.根据粒子的组成,他们认为有两种可能原因:①[Fe(SCN)]2+中的三价铁被还原为亚铁;②
SCN-被双氧水氧化
SCN-被双氧水氧化

请你对其中一种可能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方案(用文字叙述):
在褪色后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或在褪色后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在褪色后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或在褪色后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根据预期现象判断结论:
在褪色后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现象:变红色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①;不变红色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②
或在褪色后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现象:变红色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②;不变红色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①
在褪色后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现象:变红色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①;不变红色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②
或在褪色后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现象:变红色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②;不变红色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索金属回收物的综合利用,专门设计实验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CuSO4?5H2O),其实验方案如图:
方案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用的器材已有:滤纸、铁架台、铁圈、烧杯和漏斗,还要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玻璃棒

(2)由滤液A制得AlCl3溶液有途径Ⅰ和Ⅱ两条,你认为合理的是
,理由是
按途径I直接向A加入盐酸得到的AlCl3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aCl杂质
按途径I直接向A加入盐酸得到的AlCl3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aCl杂质

(3)从滤液E中得到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干燥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干燥

(4)写出用滤渣F制备胆矾晶体的化学方程式
2Cu+O2+2H2SO4=2CuSO4+2H2O
2Cu+O2+2H2SO4=2CuSO4+2H2O
CuSO4+5H2O=CuSO4?5H2O
CuSO4+5H2O=CuSO4?5H2O

方案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5)写出由滤液C到沉淀Ⅱ的离子方程式
H2O+AlO2-+H+=Al(OH)3
H2O+AlO2-+H+=Al(OH)3

(6)小组成员经过检测,发现制得的绿矾不纯,试分析原因
亚铁离子易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亚铁离子易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小组成员检测制得的绿矾不纯所用试剂为
KSCN溶液
KSCN溶液

(7)方案一和方案二,你认为哪种方案相对
方案一
方案一
更合理,理由是
酸的量的控制上没有过高的要求,只需过量即可,但是方案二中,适量的酸没法控制
酸的量的控制上没有过高的要求,只需过量即可,但是方案二中,适量的酸没法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据报道双氧水接触银能剧烈反应,为消除用硝酸清洗试管内壁上的银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某学校活动小组利用该反应清洗试管内壁上的银,并进一步研究反应的机理。他们查阅资料(资料信息:硝酸氧化性比过氧化氢强,能氧化过氧化氢;碘化银为黄色固体;稀硝酸与银单质反应条件为加热),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清洗:  取10 mL 10% H2O2溶液清洗附有银的试管。反应剧烈,并产生大量的气体(经验证为氧气),试管内壁上的银全部被清除干净,最后得澄清透明液体a。用激光照射液体a能看到丁达尔效应。

第二步  探究反应原理:  取2支试管,分别取液体a约1 mL,稀释至3 mL得液体b。

学生甲:将1支盛有液体b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学生乙:向液体b中加入4~5滴稀硝酸酸化的2 mol/LNaCl溶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通过上述实验,他们认为H2O2氧化了银单质。请回答:

(1)液体a在分散系分类中属于            

(2)操作x名称是         

(3)学生甲在液体b中加入碘化钾溶液,没有看到预期的黄色的碘化银沉淀,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①液体a中的银元素大多数以银单质的形式存在

②过量的H2O2将I氧化为I2

③加入的碘化钾溶液量太少

(4)学生乙在实验中加入4~5滴稀硝酸酸化的原因是                     

(5)如果银与H2O2反应生成的物质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通过分析可以推测,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据报道双氧水接触银能剧烈反应,为消除用硝酸清洗试管内壁上的银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某学校活动小组利用该反应清洗试管内壁上的银,并进一步研究反应的机理。他们查阅资料(资料信息:硝酸氧化性比过氧化氢强,能氧化过氧化氢;碘化银为黄色固体;稀硝酸与银单质反应条件为加热),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清洗:  取10 mL 10% H2O2溶液清洗附有银的试管。反应剧烈,并产生大量的气体(经验证为氧气),试管内壁上的银全部被清除干净,最后得澄清透明液体a。用激光照射液体a能看到丁达尔效应。

第二步  探究反应原理:  取2支试管,分别取液体a约1 mL,稀释至3 mL得液体b。

学生甲:将1支盛有液体b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学生乙:向液体b中加入4~5滴稀硝酸酸化的2 mol/LNaCl溶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通过上述实验,他们认为H2O2氧化了银单质。请回答:

(1)液体a在分散系分类中属于           

(2)操作x名称是         

(3)学生甲在液体b中加入碘化钾溶液,没有看到预期的黄色的碘化银沉淀,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①液体a中的银元素大多数以银单质的形式存在

②过量的H2O2将I氧化为I2

③加入的碘化钾溶液量太少

(4)学生乙在实验中加入4~5滴稀硝酸酸化的原因是                     

(5)如果银与H2O2反应生成的物质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通过分析可以推测,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佺ǹ楠忛幏锟� 闂傚倸鍋婇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