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进度没有提前学校的学生做)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A中试剂为________.
(2)检查装置不漏气后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反应前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上述操作③在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相对原子质量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6)有同学提出应在装置(Ⅰ)(Ⅱ)之间添加一个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你认为有必要吗?________(填“有”或“无”)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据报道双氧水接触银能剧烈反应,为消除用硝酸清洗试管内壁上的银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某学校活动小组利用该反应清洗试管内壁上的银,并进一步研究反应的机理。他们查阅资料(资料信息:硝酸氧化性比过氧化氢强,能氧化过氧化氢;碘化银为黄色固体;稀硝酸与银单质反应条件为加热),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清洗: 取10 mL 10% H2O2溶液清洗附有银的试管。反应剧烈,并产生大量的气体(经验证为氧气),试管内壁上的银全部被清除干净,最后得澄清透明液体a。用激光照射液体a能看到丁达尔效应。
第二步 探究反应原理: 取2支试管,分别取液体a约1 mL,稀释至3 mL得液体b。
学生甲:将1支盛有液体b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学生乙:向液体b中加入4~5滴稀硝酸酸化的2 mol/LNaCl溶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通过上述实验,他们认为H2O2氧化了银单质。请回答:
(1)液体a在分散系分类中属于 。
(2)操作x名称是 。
(3)学生甲在液体b中加入碘化钾溶液,没有看到预期的黄色的碘化银沉淀,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①液体a中的银元素大多数以银单质的形式存在
②过量的H2O2将I—氧化为I2
③加入的碘化钾溶液量太少
(4)学生乙在实验中加入4~5滴稀硝酸酸化的原因是 。
(5)如果银与H2O2反应生成的物质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通过分析可以推测,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据报道双氧水接触银能剧烈反应,为消除用硝酸清洗试管内壁上的银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某学校活动小组利用该反应清洗试管内壁上的银,并进一步研究反应的机理。他们查阅资料(资料信息:硝酸氧化性比过氧化氢强,能氧化过氧化氢;碘化银为黄色固体;稀硝酸与银单质反应条件为加热),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清洗: 取10 mL 10% H2O2溶液清洗附有银的试管。反应剧烈,并产生大量的气体(经验证为氧气),试管内壁上的银全部被清除干净,最后得澄清透明液体a。用激光照射液体a能看到丁达尔效应。
第二步 探究反应原理: 取2支试管,分别取液体a约1 mL,稀释至3 mL得液体b。
学生甲:将1支盛有液体b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学生乙:向液体b中加入4~5滴稀硝酸酸化的2 mol/LNaCl溶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通过上述实验,他们认为H2O2氧化了银单质。请回答:
(1)液体a在分散系分类中属于 。
(2)操作x名称是 。
(3)学生甲在液体b中加入碘化钾溶液,没有看到预期的黄色的碘化银沉淀,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①液体a中的银元素大多数以银单质的形式存在
②过量的H2O2将I—氧化为I2
③加入的碘化钾溶液量太少
(4)学生乙在实验中加入4~5滴稀硝酸酸化的原因是 。
(5)如果银与H2O2反应生成的物质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通过分析可以推测,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