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环境保护

穿山甲(见图)是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多生活亚热带的落叶森林,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穿山甲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喜炎热,能爬树。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近年来穿山甲数量急剧减少,我国大陆地区已难觅其踪影。

我国穿山甲巢穴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凉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进雨水,洞内隧道较短,大约为30厘米左右,里面结构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常筑于南坡,地势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洞内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弯弯曲曲,形似葫芦,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墙,长度可达10余米,还经过二、三个白蚁的巢,成为其冬季的“粮仓”,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垫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 。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穿山甲数量激剧减少的原因。

(2)分析我国穿山甲冬季洞穴修筑的理由。

【答案】(1)人类的大量捕杀;栖息地的破坏和减少;

(2)朝南修筑,利于采光取暖和避风,利于过冬;洞道深且筑有多道土墙,利于防止冷空气的进入;与蚁穴连通,可保障冬季食物的来源。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我国穿山甲生活习性及其巢穴形式等相关材料,考查我国穿山甲数量减少的原因及其冬季巢穴修筑的理由。要求学生具备从图文材料中能够准确获取的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分析我国穿山甲数量激剧减少的原因可以从人类捕杀及其生存环境的变化入手分析即可。

(2)从材料可以看到,穿山甲冬季巢穴,修筑南坡,主要是因为南坡为向阳坡,有利于采光取暖,因冬季多盛行西北风,也有利于避风;距地面较深,并有土墙,有利于防止冷空气进入,经过几个白蚁的巢穴,有利于提供过冬季食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保卫自身不受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

A体液免疫 B皮肤和黏膜

C吞噬细胞 D体液中的溶菌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含有的游离的氨基、羧基、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①H2N﹣CH2﹣COOH ② ⑤H2N﹣CH2﹣CH2OH.
A.3、3、2
B.4、3、3
C.2、1、2
D.3、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A神经递质 BCO2 CNa+ D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与进化有关的名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B.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

C.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头叶猴独产于中国广西西南部左江以南和明江以北喀斯特石山、土山镶嵌的狭小地带,喀斯特地貌(低峰丛洼地-峰丛谷地)的石山且有洞穴和石灰岩季雨林植被分布的区域是白头叶猴栖息地。近半个世纪以来,当地人口急剧增加,周边居民不断在峰丛洼地和谷地开垦土地,每年对薪柴的需求也远远大于该地区植物的生长量,加之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滥捕猎杀白头叶猴现象时有发生,白头叶猴正面临着生存危机。下图示意白头叶猴栖息地分布。

(1)描述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空间分布特征。

(2)简析影响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空间分布的原因。

(3)简述协调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可看成“J”型增长
B.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C.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
D.根据“J”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Nt=N0λt , 可推知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率不能用乙图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同种水稻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后测得秧苗的干重和鲜重情况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0.1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促进作用
B.0.3mg/L脱落酸处理后秧苗的干重与鲜重相等
C.0.5mg/L脱落酸对秧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D.1.0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将不能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境又称栖息地,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生态地理环境,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下图示意我国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及居民点密度在两流域(寿溪、渔子溪)集水区等级上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可以反映出

A. 流域集水区等级越高,流域内居民点密度越小

B. 居民点密度越大,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好

C. 两流域Ⅱ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差

D. 两流域I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好

2为应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潜在生境存在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加干支流沿岸城镇数量 B. 提高城镇内部森林覆盖率

C. 控制城镇沿河口向上游扩张 D. 整体迁移干支流沿岸城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