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物种多样性是代表群落组织水平和功能的基本特征
(
1)上述群落中,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的分别是_____.
A.北部、西部 B.西部、东部 C.西部、北部 D.东部、西部
(2)调查树木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应该是_____。
A.随机取样 B.样方面积为1m2
C.样本数量足够大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
(3)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若一大群果蝇随即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预测后代中灰身和黑身的基因频率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_,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____。
【答案】C ACD 18% b基因频率上升,B基因频率下降 自然选择
【解析】
1、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环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个数的均匀度和物种的丰富度两个方面;辛普森指数是测定群落组织水平的指标之一,群落中种数越多,各种个体分配越均匀,指数越高,指示群落多样性越好。
(1)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环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由图可知西部群落物种数最多,故西部丰富度最高;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个数的均匀度和物种的丰富度两个方面,群落中种数越多,各种个体分配越均匀,指数越高,指示群落多样性越好,故北部物种多样性最高.
(2)A、样方法调查时,应该随机取样,A正确;
B、所选样方面积大小要适宜,如草本时了选择面积为1m2的样方,但调查灌木或乔木时应该选择面积更大的样方,B错误;
C、样本的数量足够大,这样可以减小误差,C正确;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这样实验结果比较准确,D正确。
故选ACD。
(3)若一大群果蝇随即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bb的基因型频率为1100,b的基因频率为10%,B的基因频率为9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2×10%×90%=18%.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由于自然选择,黑色个体更容易生存下来,因此后代中b基因频率上升,B基因频率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当病原微生物穿过人体的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内部后,体内的免疫细胞就启动了免疫应答。如图表示人体几种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的过程。其中的字母编号表示细胞类型或由它们产生的某些物质,数字表示作用过程。请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过程①→②→③表示由_____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称为_____免疫。
(2)比较细胞A、B、F,对其结构和功能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A、B均由F增殖分化而来,因此三者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B.B和F结构和功能相同
C.B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识别的抗原
D.A分泌的物质C具特异性
(3)细胞G吞噬病原微生物形成吞噬泡,细胞内的某一结构随即会与吞噬泡融合,则该结构名称是_____,其内部杀灭病原体的物质是_____。
(4)引起细胞H增殖分化的诱因是_____;物质E作用于细胞G的过程属于_____免疫(填体液或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孔雀石绿(C23H25N2Cl)常用作纺织业的染料,也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杀菌驱虫剂.但它具有高毒性、高残留的危害,因此对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科研人员从某化工厂污水池中分离获得了能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菌株A.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1)①过程称为_____,②过程是为了_____.
(2)I号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作为唯一碳源.使用_____法接种可以在II号培养基上获得单个菌落.接种时的关键是“无菌”,确保无菌的方法有_____(写出2种)。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需要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的要求是_____,因为此条件下可以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多数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有_____作用,唯有Pb2+的作用相反.若要排除Pb2+本身对孔雀石绿有降解作用,则应如何设置可作对照的培养基样本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
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从左向右
B.图中表示3条多肽链正在合成,其氨基酸顺序可能不同
C.3个核糖体共同完成3条多肽链的翻译
D.此图能说明以少量mRNA能迅速合成大量多肽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工程中pIJ702是一种常用质粒(如图),其中tsr为硫链丝菌素(一种抗生素)抗性基因,mel是黑色素合成基因,其表达能使白色的链霉菌菌落变成黑色菌落;而限制酶CLaⅠ、BglⅡ、PstⅠ、SacⅠ、SphⅠ在pIJ702上分别只有一处识别序列。
(1)以SacⅠ和SphⅠ切取的目的基因置换pIJ702上0.4kb(1kb=1000对碱基)的SacⅠ/SphⅠ片段,构成重组质粒pZHZ8.上述两种质粒的限制酶酶切片段长度列在表1中.由此判断目的基因的片段长度为_____kb,以上的操作还需要的一种工具酶是_____。
(2)已知pIJ702上含mel基因的ClaⅠ/PstⅠ区域长度为2.5kb,参照表1数据,以下关于重组质粒pZHZ8上酶切位点和酶切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用PstⅠ和ClaⅠ同时酶切可得到1.3kb的片段
B.用PstⅠ和ClaⅠ同时酶切可得到四种不同长度的片段
C.用PstⅠ和ClaⅠ同时酶切可得到最小的片段长度为0.3kb
D.重组质粒上的目的基因中不再含有Bg/Ⅱ酶切点
(3)此基因工程中所提及的黑色素是一种_____.
A.蛋白质 B.DNA C.RNA D.小分子有机物
(4)目的基因模板链中的TGA序列对应一个密码子,翻译时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上相应的碱基序列是_____.
(5)重组质粒pZHZ8上的标记基因是_____,在含硫链丝菌素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筛选过程中要淘汰_____色的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胸腺中的T淋巴细胞按免疫功能可分为TH细胞、TC细胞和TD细胞.经巨噬细胞处理过的抗原与TH细胞结合后,TH细胞活化并分泌“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一方面促进TH细胞增殖,另一方面促进TC细胞、TD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完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组成.如图中甲细胞为_____,图中信息显示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通常需要_____(刺激)。
(2)巨噬细胞与被感染细胞相比,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较发达,这是由于巨噬细胞需要_____。
A.合成和运输细胞的表面受体
B.产生更多的细胞内水解酶
C.合成大量ATP
D.合成更多蛋白质分泌到胞外
(3)TH细胞活化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TC细胞、TD细胞增殖分化产生_____(细胞)。
(4)已知HIV的宿主细胞是TH细胞,结合题中信息,解释艾滋病人最终免疫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并死于并发症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____功能。
(2)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____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____免疫。
(3)由图知,DC细胞在中的具体功能是____.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4)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
(5)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____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利共生关系
C.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
D.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