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如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是在细胞中由氨基酸经过过程而成的.
(2)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个氨基和个羧基.
(3)1mg肉毒类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但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
(4)肉毒类毒素可用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 , 煮沸后的肉毒类毒素溶液(无色)和清水分别正确使用该试剂检测后,颜色(填“相同”或“不同”).
(5)如图所示的片段由种基本单位组成,从左向右数,第三个基本单位不同于其他基本单位的基团是(填化学式).该片段有个肽键,这些肽键形成时脱去的氧元素来自于基本单位的基.
【答案】
(1)脱水缩合
(2)2,2
(3)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4)双缩脲,先加A液,再加B液,不同
(5)5,﹣CH3,4,羧
【解析】解:(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细胞中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过程而成的.(2)由以上分析可知,构成题图该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中的5个氨基酸分子中的R基中不含有氨基和羧基,又有题干信息知该肉毒类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所以一分子该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肽链数=2个、至少含有的羧基数=肽链数=2个.(3)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4)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使用时,应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振荡后会会观察到有紫色络合物生成,煮沸后的肉毒类毒素其空间结构被破坏,但肽键没有被破坏,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仍能出现紫色络合物生成的反应,所以煮沸后的肉毒类毒素溶液(无色)和清水分别正确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后,颜色不同.(5)由以上分析知,题图所示的片段中5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CH2﹣C6H4OH、﹣H、﹣CH3、﹣CH2﹣C6H5、﹣CH2﹣CH(CH3)2,R基各不相同,说明该片段由5种基本单位(氨基酸)组成,结合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从左向右数第三个基本单位(氨基酸)的R基是﹣CH3;肽键的结构式是﹣CO﹣NH﹣,该片段有4个肽键,这些肽键形成时脱去的氧元素来自于基本单位的羧基.
所以答案是:(1)脱水缩合(2)2 2(3)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4)双缩脲 先加A液,再加B液 不同(5)5﹣CH3 4 羧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掌握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即可以解答此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水与生命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发生癌变,其结合水含量较正常细胞的高
B. 正在休眠的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升高
C. DNA分解为脱氧核苷酸的过程需要消耗水
D. 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
B.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通常长于分裂间期
C. 分裂间期包括一个合成期和两个间隙期
D. 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糖类和脂质在细胞的构成和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分子
B.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 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 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植物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3表示当光照和C02浓度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光照时CO2的固定量,虚线表示黑暗时CO2的产生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 想要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 光反应中产生的O2扩散到临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层生物膜.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的C5的含量(较低、较高、相等)
(3)由图3可知,与作用相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相关酶的作用机理是 .
(4)若昼夜不停的光照,图3植物在温度为条件下,生长状况达到最佳.若在此温度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处理,则该植物在24小时内积累的葡萄糖为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枯草杆菌 | 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 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 |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 |
野生型 | 能 | 0 | |
突变型 | 不能 | 100 |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B.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
C.细胞凋亡是一种非正常死亡
D.癌变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但目前还没有实现这美妙的设想﹣﹣地上结番茄果实、地下结马铃薯块茎.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 相比于②过程,动物细胞工程特有的诱导方法是 .
(2)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除含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外,通常还需加入 .
(3)人工“种子”与自然种子相比,不具有的优点是( )
A.生产不受季节限制
B.培植简易
C.制种过程不需占用大量土地
D.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4)若番茄是二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则图示杂种植株为倍体.若番茄细胞内含A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条染色体,将番茄和马铃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假设能成功),得到的后代应含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油菜物种Ⅰ(2n=20)与Ⅱ(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Ⅰ的染色体和Ⅱ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不会相互配对)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区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3)该油菜新品系经过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 | 亲代 | F1表现型 |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
实验一 | 甲×乙 |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
实验二 | 乙×丙 |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
①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性;
②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 , 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③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 , 让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