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图中的Y溶液的作用是的是______________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2所示: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注射器量取的气体变化体积/mL

0

1.5

3.0

4.2

5.0

5.5

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吸收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产生的C02 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或对照作用)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呼吸,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并完善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以及分析实验数据获取结论的能力实验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呼吸过程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种子刚开始萌发时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要被NaOH吸收,液滴左移;由于氧气逐渐减少,呼吸作用减缓,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

(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NaOH,其作用是吸收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或对照作用)。

(2)甲中是活的生物,呼吸旺盛,有氧呼吸过程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吸收,导致装置甲内气压下降,所以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连接甲乙装置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将向左移动

(3)小麦种子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但CO2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甲内气压下降;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能放出CO2,而放出的CO2又被NaOH溶液吸收,装置内气压不变。综上所述,无论在有氧还是无氧的情况下,装置甲内的气压不会上升,所以注射器活塞应往下移动,才能使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消耗的O2越来越少,说明有氧呼吸速率越来越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 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B.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b

C. 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D. 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由图中实验结果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 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 的去污力最强

B. 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

C. 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 的去污力不同

D. 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问题:

(1)物质a表示______________。A可被__________(染料名称)染色。

(2)若E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E是_______________

(3)物质d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物质B相对分子质量是12276,有两条肽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合成物质B的氨基酸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

(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 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
B.乙图②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①点时更大
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⑤点
D.丙图曲线处于④点时,甲图a处正处于极化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
B.A物种种群数量受B物种种群数量影响,但B物种种群数量不受A物种种群数量的影响
C.A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还受迁入和迁出等的影响
D.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甲图中,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mol/L、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3)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段,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某植物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测定其不同生长时期(选择某晴朗一天作为代表)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并测定某时刻的温度、光强度、湿度,结果如下.请回答:

生长时期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

温度(℃)

光强度
μmol/m2s

湿度(%)

生长初期
(5月22日)

3.21

25.7

1074.9

26.5

生长盛期
(7月14日)

9.69

34.0

837.3

47.1

生长末期
(11月2日)

7.65

10.7

412.4

61.3


(1)光合作用是植物绿色细胞中最重要的(吸能/放能)反应,其产生的ATP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 , 水在光下分解的产物是
(2)表中的数据是当天的时刻测得.在12:00时,该植物生长盛期净光合速率不如生长末期高,据表分析原因是 , 导致暗反应减慢.
(3)据图分析,该植物在(填日期)6:00~18:00积累的有机物最少.
(4)科学的施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与肥料中所含的矿物质(N,P,K,Mg等)有关,请你举例说出一个例子说明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