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混合物里有一种饱和一元醇和一种饱和一元醛共6 g,和足量银氨溶液反应后,还原出32.4 g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的醛不一定是甲醛

B.混合物中醇与醛的质量之比为53

C.混合物中的醇只能是乙醇

D.混合物中醇与醛的质量之比为13

【答案】B

【解析】

醇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假设6g都是除甲醛外的醛,则R-CHO~2Ag,再根据,计算该醛的摩尔质量,实际醛的摩尔质量应小于假设计算值,据此判断醛成分,根据m=nM计算醛的质量,进而计算醇的质量,由于不能确定醇的分子式,故不能确定醇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醇与醛的物质的量之比。

A32. 4gAg的物质的量=,假设6g都是除甲醛外的醛,则R-C'HO~2Ag,故R-CHO的物质的量=0.3mol×=0.15mol,故R-CHO的摩尔质量=,而除甲醛外最简单的醛是乙醛,乙醛摩尔质量为44g/mol,大于40g/mol,故该醛一定为HCHO

A错误;

BHCHO的质量=0.075mol×30g/mol=2.25g,故醇的质量=6g-2.25g=3.75g,混合物中醇与醛的质量之比为=3.75: 2.25=5: 3,故B正确;

C、无法确定醇的分子式,故C错误;

D、由B可知混合物中醇与醛的质量之比为5: 3,故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目前所食用的香蕉多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子香蕉的培育过程主要运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B.染色体加倍的主要原因是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不能形成

C.三倍体香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配对紊乱导致无子

D.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能产生三倍体,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

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

C. 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

D. DNA和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在植物的信号传导和提高植物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家通过将CDPK基因导入拟南芥中,来获得具有抗性的新品种。下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和含CDPK基因的DNA片段示意图,图中标记了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所用的目的基因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得。基因文库包括_______________,为了使CDPK基因插入质粒中,应选取________________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2)将获取的CDPK基因进行PCR扩增,目前在PCR反应中使用Taq酶而不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的质粒为Ti质粒,操作过程中需要把CDFK基因插入到质粒的T-DNA片段中,T-DNA片段在转化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检测CDPK基因是否导入成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探针检测CDPK基因是否导入拟南芥细胞,导入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CDPK基因表达载体对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的影响,将转化后的拟南芥植株生长成熟后,采集其种子,播种于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培养基中进行抗性筛选。

5)基因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 ,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亢是由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素引起的。临床上可通过向检测者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检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作为辅助诊断依据。如图是对甲、乙两个人的检测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用口服的方法向检测者体内注入TRH

B.图示结果表明甲最可能患有甲亢

C.ab段是TRH直接进入垂体细胞转化为TSH引起的

D.bc下降说明激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后会失去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连续多年过度放牧干扰下,内蒙古高原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发生退化,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

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__________关系。研究发现在过度放牧胁迫下,冷蒿依靠生根分蘖萌发能力强等特性,抵抗放牧干扰,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

2)有研究表明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 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3种伴生植物幼苗,实验结果见下图。

据图分析,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和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的影响_____________

3)绵羊对牧草的喜食程度依次为:糙隐子草>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绵羊)干扰下,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

①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冷蒿通过_____________ 繁殖抵抗放牧干扰,通过释放的化感物质_____________克氏针茅幼苗生长,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同时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_____________作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较好生长。

②研究结果还表明,人为干扰改变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 结构,使群落朝向与自然发展不同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退化草场恢复治理的主要措施中,草种补播改良是一项既“快”又“省”的重要方法。为使补播的草种能良好地萌发、定植和生长发育,草场更好地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在选用草种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通过淋巴细胞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C.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T细胞可与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接触使其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请回答:

预处理方法

室温、保湿(甲)

4℃、保湿(乙)

4℃、水浸种(丙)

4℃、干燥(丁)

种子萌发实验条件

温度和水分等适宜条件

种子萌发率(%

0

100

98

0

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

②分别用2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白菜种子。

③将其置于________________下培养。

④一定时间后,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