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在连续多年过度放牧干扰下,内蒙古高原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发生退化,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

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__________关系。研究发现在过度放牧胁迫下,冷蒿依靠生根分蘖萌发能力强等特性,抵抗放牧干扰,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

2)有研究表明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 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3种伴生植物幼苗,实验结果见下图。

据图分析,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和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的影响_____________

3)绵羊对牧草的喜食程度依次为:糙隐子草>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绵羊)干扰下,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

①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冷蒿通过_____________ 繁殖抵抗放牧干扰,通过释放的化感物质_____________克氏针茅幼苗生长,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同时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_____________作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较好生长。

②研究结果还表明,人为干扰改变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 结构,使群落朝向与自然发展不同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退化草场恢复治理的主要措施中,草种补播改良是一项既“快”又“省”的重要方法。为使补播的草种能良好地萌发、定植和生长发育,草场更好地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在选用草种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方面)

【答案】竞争 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在浓度低时有促进作用,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 无性 抑制 (有一定的)促进 营养 演替 能抵抗(或耐受)环境中的化感物质、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当地放牧牲畜喜食(或写“补种本地物种”)

【解析】

1、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2、竞争是两种生物由于争夺资源或生活空间而发生的斗争关系,结果对一方有害,甚至是致死的。

1)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均为植物,根据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发生退化后,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说明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竞争关系。

2)由图可知,随着化感物质浓度的增加,克氏针茅的抑制率逐渐增加,糙隐子草的抑制率在低浓度时为负数即促进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幅度越来越小直到开始抑制生长,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加。即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在浓度低时有促进作用,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

3)①无性繁殖的速度快,可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在持续过度放牧(绵羊)干扰下,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可推测冷蒿采用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由(2)分析可知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为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能促进糙隐子草生长,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较好生长。

②由于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优势种发生了变化,草原的营养结构改变,使群落朝向与自然发展不同的方向演替。

4)由题意可知,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在退化草场恢复治理的过程中,应选用能抵抗(或耐受)环境中的化感物质、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当地放牧牲畜喜食的草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病原体只能被一种抗体特异性识别

B.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上含有抗原—MHC复合体

C.巨噬细胞吞噬处理细菌后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D.一个记忆B细胞上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只有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不可用聚乙二醇

B.②过程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都能产生抗HCG抗体

C.③过程以抗HCG单克隆抗体为抗原进行检测

D.④过程需要添加抗生素等物质,以防止病毒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南儋州市木棠镇神冲村临海的沙滩上,有几处用火山石垒成的围堰,涨潮时海水漫过围堰,鱼群随着潮水进入觅食;退潮后,不少鱼虾则被拦在了围堰里.围堰捕鱼方式具有生态、保育功能,近年来该捕鱼方式逐渐消失,慢慢湮没在人们脑海的记忆里.下图为围堰石坝景观图。

简述围堰捕鱼的生态、保育功能并分析围堰捕鱼逐渐消失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混合物里有一种饱和一元醇和一种饱和一元醛共6 g,和足量银氨溶液反应后,还原出32.4 g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的醛不一定是甲醛

B.混合物中醇与醛的质量之比为53

C.混合物中的醇只能是乙醇

D.混合物中醇与醛的质量之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 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 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向光侧的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bc<d

B.若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则cdef,且e<f

C.图甲中的玉米苗尖端在黑暗条件下仍然有生长素产生

D.图乙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其原因是背光侧的细胞分裂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CO2的产生量和O2的消耗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曲线I、II分别表示CO2的产生量和O2的消耗量

B. O2浓度为b时,约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C. O2浓度为c时,酵母菌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

D. O2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产生的[H]都在线粒体内膜上被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学家温特利用切去尖端的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是为了避免光的干扰

B. ①与④的结果证明琼脂块不含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C. ②与③的结果证明苗尖端含有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D. 该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将苗尖端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琼脂块中再去影响切去尖端的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