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缅甸蟒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常生活在丛林中,善于游泳,遇到寒冷能进入冬眠状态,以适应环境,脊椎骨增生令其生长相当迅速。十多年前,美国佛罗里达州人将其作为宠物引进饲养,现在已经占领了三分之一的国土,并呈蔓延之势

推测缅甸蟒在美国南部地区泛滥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美国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湿热,与原产地差异较小;丛林、沼泽面积广,食物充足;属于外来物种,人为饲养后放归自然,天敌少;缅甸蟒生长快。措施:人为捕杀;加强管理,控制引入和放归;引入天敌

【解析】美国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湿热,与原产地差异较小,适宜缅甸蟒生存。丛林、沼泽面积广,食物充足。属于外来物种,人为饲养后放归自然,天敌少。缅甸蟒生长快,导致数量泛滥。措施主要是人为捕杀,或引入天敌。加强管理,控制引入和放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精性肝炎是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一种肝脏疾病,患者会发生肝细胞损伤、肝脏炎症反应甚至肝衰竭。研究人员发现酒精性肝炎患者粪便中粪肠球菌占菌群的559%,而健康人粪便菌群中此类细菌仅占0023%,据此认为酒精性肝炎与粪肠球菌有关,并开展了系列研究。

1)肝细胞能够____,在人体的血糖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肝细胞还具有分泌胆汁和解毒等重要作用。

2)某些粪肠球菌能够分泌一种外毒素——溶细胞素,研究人员根据溶细胞素基因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对三组志愿者的粪便进行PCR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

①图1中对照组是____的志愿者。检测结果显示酒精性肝炎患者组____________显著高于另外两组。

②继续追踪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存活率(图 2),此结果表明____________。这两组结果共同说明粪肠球菌产生的溶细胞素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发病和病情密切相关。

3)为进一步研究酒精、粪肠球菌和溶细胞素与酒精性肝炎发展的关系,研究人员将小鼠分为4组,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处理

1

2

3

4

灌胃溶液成分

不产溶细胞素的粪肠球菌

产溶细胞素的粪肠球菌

不产溶细胞素的粪肠球菌

产溶细胞素的粪肠球菌

灌胃后提供的食物

不含酒精

不含酒精

含酒精

含酒精

肝脏中出现粪肠球菌个体所占比例

0

0

83%

81%

肝脏中出现容细胞素个体所占比例

0

0

0

8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长期过量摄入酒精能够使肠道菌群中粪肠球菌所占比例显著升高,而且酒精能够破坏肠道屏障,导致____,使酒精性肝炎患者病情加重。

4)为进一步检验溶细胞素对肝脏细胞的毒害作用是否依赖于酒精的存在,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肝脏细胞、提纯的溶细胞素和酒精进行了实验。

①请写出实验的分组处理及检测指标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结果为____,则表明溶细胞素和酒精对肝脏细胞的毒害作用是独立发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范围内,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见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有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生化过程,过程中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

1)图中的Rubisco存在于真核细胞的________(具体场所),1分子RuBPO2结合,形成1分子“C-C-C”和1分子“C-C”,“C-C-C”还原时需要提供的光反应产物是________,“C-C________(“参与”或“未参与”)RuBP的再生.

2)大气中CO2/O2值升高时,光反应速率将________。离开卡尔文循环的糖,在叶绿体内可与________相互转化。

3)将某健壮植株放置于密闭小室中,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直至小室内的O2浓度达到平衡。此时,O2浓度将比密闭前要________RuBP的含量比密闭前要________,后者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风电场拥有数以百计的风力涡轮机,风机叶片的旋转高度范围一般在40~120米,巨大的旋转叶片往往会与利用地貌(如山脊、急坡、山谷等)上升热气流飞翔的鸟类相遇,因此鸟类在搜寻食物、捕食或迁徒途中,有极高的撞击与死亡风险。下图示意猛禽高空飞行路径及与风力涡轮机的碰撞。

(1)在雨雾或低温天气时,鸟类和风机更易发生碰撞,请分别解释原因。

(2)说明风电场建设中保护迁徙鸟类的主要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鱼道是使洄游鱼类能通过水利设施的通道,多用混凝土构筑,近年来出现的生态鱼道是对传统鱼道的改造。多瑙河某河段的生态鱼道位于河床坡度较大的浅水段,由近1700块巨石沿着河水落差方向排列,每一块巨石都重达1.6吨以上,边长至少1.5米。下图为降雪后该巨石鱼道的局部照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鱼道中的巨石可以()

A.稳固河床B.增加流速

C.改善水质D.加大侵蚀

2与混凝土鱼道相比,巨石斜坡生态鱼道更有利于()

A.鱼类快速通过B.生物的种类多样

C.鱼道水流稳定D.鱼类的产卵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石莼是一种常见的大型海藻,能将合成的酶分泌到细胞外,催化 HCO3-形成 CO2,然后CO2 被细胞吸收利用。如图表示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石莼分别培养在两种无机碳(HCO3-)浓度下:22 mol/L(正常海水)、88 mol/L(高无机碳海水),然后在 20 ℃、30 ℃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在这两种环境中的光合速率。其中,光饱和点是指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最小光照强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缺乏氮元素时会影响光合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在无机碳浓度为 22 mol/L,温度从 20 ℃升至 30 ℃时,石莼的最大光合速率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在此最大光合作用速率时,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无机碳浓度为 88 mol/L 的环境中,30 ℃条件下的光饱和点高于 20 ℃条件下的,依据本题信息,结合光合作用过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非穿山甲身体构造特化原始,全身布满鳞甲,奔跑能力差,遇敌时蜷成一团,属狭食性哺乳动物,雌性穿山甲每年只能生一胎。主要分布在乍得、南苏丹、东非、南部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和开阔林地(如下图),近些年来,因人类活动影响使其生境逐渐丧失。基于食用、医用等诸多原因,自2010年来在国际非法贸易中缉获的南非穿山甲数量呈剧增趋势,穿山甲濒危告急。

(1)简述南非穿山甲濒危的自身原因。

(2)说明南非穿山甲栖息地丧失的人为原因。

(3)保护濒危穿山甲,离不开公众、社会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通力合作。请从公众角度谈谈如何践行对穿山甲的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内雄性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运动员大量服用雄性激素,可能导致器官甲萎缩

B. 器官乙是下丘脑,激素c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 摘除器官丙,可导致激素a含量减少,激素b含量增加

D. 激素a和激素b对器官丙的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