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科学家对一个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cm2·a)(焦每平方厘米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96×105J/(cm2·a)
B. 植食性动物摄取食物的过程不存在种间信息传递
C. 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0.85%
D. 枯枝落叶层中的有机物可以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从而实现物质循环
【答案】C
【解析】
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A、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3.27×105-1.31×105=1.96×105J/(cm2·a),同化量中除去呼吸散失的能量才是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
B、植食性动物摄取食物的过程存在种间信息传递,如青草的绿色可以为食草动物提供可食信息,B错误;
C、生产者的同化量为2.31×107 J/(cm2·a),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为1.96×105J/(cm2·a),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96×105÷(2.31×107)=0.85%,C正确;
D、枯枝落叶层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植物根系可以吸收无机物,D错误。
故选C。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基因X的表达过程,①~③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过程在分裂间期进行,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作用
B. ②过程在甲状腺细胞中进行,需要核糖体参与
C. ③过程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需要消耗ATP
D.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它能直接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国花牡丹有多种花色,假设其花色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与其花色有关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
现用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红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l:淡粉色×粉红色,F1表现为淡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3淡粉色:l粉红色。
实验2:白甲×淡粉色,F1表现为白色,F1自交,F2表现为l2白色:3淡粉色:l粉红色。
实验3:白乙×粉红色,F1表现为白色,F1×粉红色(亲本)(回交),F2表现为2白色:1淡粉色:l粉红色。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体现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丹花色的遗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实验中所用的淡粉色纯合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色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
(5)现有纯种的白色牡丹和纯种的粉红色牡丹,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淡粉色植株,可采用____________育种,大致过程:根据题中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首先需要获得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然后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_________,用_________溶液(一定浓度)处理得到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的植株,从中选出开淡粉色花的植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某些植物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0℃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30℃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
B. 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C. 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⑤⑥
D. 调节植物休眠和生长的多种激素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曲线关系,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最可能是下列哪一过程( )
A.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
B.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神经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内吸收氨基酸
D.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下图1所示。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需求量大,番茄对SiO需求量小
C.图2中b点,离子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D.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分子作用部位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肠黏膜产生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胰岛细胞
B.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主要作用于尖端和尖端下部细胞
C.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D. T淋巴细胞合成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浆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浓度分别用MA 、Ma表示;图2表示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放在30%蔗糖溶液后观察到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渗透平衡时MA ____________Ma(填大于、等于、小于),图1中的半透膜模拟的是图2细胞中的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填数字)组成,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外界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时MB ________Mb (填“大于”、“等于”、“小于”)。
(3)若图2为实验中加清水后观察到的,此时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__________,细胞内渗透压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泡菜与酸奶均采用乳酸菌进行发酵,现有研究人员打算从泡菜中获取可用于酸奶发酵的乳酸菌种,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 ___法。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绝大部分随人体尿液排出,其余的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致癌物__________。
(2)使用__________法将少量泡菜汁接种于培养基上,经厌氧培养后得到菌落。
(3)将上述培养基中各菌落移至MRS-碳酸钙固体培养基(配置方法为当MRS培养基冷却到45-50℃时,加入已灭菌的碳酸钙,充分混匀,倒平板,该培养基因含碳酸钙而不透明),厌氧培养48小时后,发现有部分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菌种相同,部分研究人员猜测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进而测出酸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为1mg/kg,于是他们认为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但是另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其理由是__________。请给出改进实验的思路,进一步确定此结论的可靠性。方案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和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酸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