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种群的数量变化;图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S型增长曲线。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
(4)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5)若图丙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若图丙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1/K2/O),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用图中标号Ⅰ、Ⅱ、Ⅲ表示)。
【答案】
(1)r对策
(2)S,环境容纳量(K值)
(3)λ
(4)e-f(ef段),增大,偏大
(5)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K2,Ⅰ
【解析】解: (1)依题意可知:家鼠的个体小,寿命短,繁殖快,因此属于r对策生物。 (2) 由图甲可知,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或K值)。 (3) 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呈现“J”型增长,即出现图乙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其数学模型的表达式为Nt=Noλt ,其中No为种群起始数量,Nt为t年后种群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为前一年的倍数,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λ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 (4) 图乙中的曲线Ⅱ中种群数量在e-f段明显下降,说明此时间段内蛇对鼠的捕食增加,明显发挥效应。若蛇部分死亡,则对鼠的捕食能力降低,鼠数量下降幅度减缓,α的角度增大。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志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鼠的记忆力较强造成第二次捕捉到的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少,因此使结果偏大。 (5)对野生扬子鳄种群采取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主要是指建立自然保护区。东亚飞蝗可破坏生产者,为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而不是赶尽杀绝,即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2 ;丝状菌能造成蝗虫患病,干旱环境可抑制丝状菌生长,导致蝗虫的环境容纳量增大,即与曲线Ⅰ符合。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J”型增长曲线: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时间的增长率为常数;“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图2为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图3为某50肽,其中含有丙氨酸(R基为﹣CH3)2个(相应位置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图2中有种R基,该肽链至少有个游离的羧基.
(3)假设有一个十肽,分子式为CxHyOzNmSn , 组成该肽的氨基酸只有图2的几种,则含有①的氨基酸有个.
(4)现脱掉图3五十肽中的丙氨酸,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则产生的多肽链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与原五十肽相比至少(增加或减少)了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玉米种子置于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再通过__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mg·粒-1·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种子含有各类有机物,被氧化分解都可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哪类物质释放的能量最多( )
A. 糖类 B. 脂肪 C. 淀粉 D. 糖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种子圆粒(E)对皱粒(e)为显性,黄子叶(D)对绿子叶(d)为显性,且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1)两株植物杂交时,在花蕾期应对母本作处理,若F1种子中黄色皱粒出现的概率为 ,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2)让纯种黄色圆粒植株与绿色皱粒植株杂交得Fl , Fl自交时,若含d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Dd的黄子叶植株幼苗变为基因型为Ddd的三体植株,假设该植株能产生正常可育配子且自交后代均能存活,则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用X射线照射纯种黄子叶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绿子叶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得F1种子共1647粒,其中出现了一粒绿子叶种子.推测该绿子叶种子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①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黄子叶基因(D)突变为绿子叶基因(d);②X射线照射导致少数花粉中染色体片段缺失,使黄子叶基因(D)丢失.为确定该绿子叶种子产生的原因,科研小组做了下列杂交实验.【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受精卵致死.】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杂交,得到种子;
第二步:种植上述种子,长成植株后自交,收获种子;
第三步:观察并统计种子的予叶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黄子叶与绿子叶的比例为 , 说明Fl中绿子叶种子的出现是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②若黄子叶与绿子叶的比例为 , 说明F1中绿子叶种子的出现是花粉中黄子叶基因(D)突变为绿子叶基因(d)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 )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来自外周(皮肤、黏膜、内脏等)和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的神经冲动经汇集、整合后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生理反应,图中①~代表神经元,“+”和“﹣”分别表示兴奋和抑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图中方框内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人体(器官)中.
(2)若给予神经元②一次适宜刺激,兴奋部位膜外电位变化原因是 , 神经元②上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将兴奋传递到神经元③.给予该次刺激后,图中除神经元③外还能检测到动作电位的神经元有(填数字序号).
(3)位于人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细胞,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应用中,对人类不利的是( )
A.制造“工程菌”用于药品生产
B.制造“超级菌”分解石油、农药
C.重组DNA诱发受体细胞基因突变
D.导入外源基因替换缺陷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