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灭活的仙台病毒()

A. 失去抗原性,具有感染力

B. 具有抗原性,也具有感染力

C. 失去抗原性,也失去感染力

D. 具有抗原性,失去感染力

【答案】D

【解析】

灭活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相互凝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这一过程既能反映出糖蛋白在细胞识别中的重要作用,又能反映出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特点。

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该病毒等,但不损害其抗原,因此灭活的仙台病毒具有抗原性;灭活会破坏病毒蛋白的结构,使蛋白不再有生理活性,进而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的能力,故D正确,A、B、C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产啤酒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品质,故生产过程中需降低其活性。右图为不同pH和温度对PPO活性影响的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PPO能催化多酚类物质的生化反应

B. pH8.4时,温度高于90℃PPO的活性将进一步降低

C. 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应将温度控制为80℃pH控制为8.4

D. 温度相同,单位时间内pH7.88.4时该酶的酶促反应产物要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吸食吗啡等毒品的人群中艾滋病高发,为探究吗啡对HIV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某种溶剂配制的三种不同浓度的吗啡分别加入到T淋巴细胞系培养液中,再向培养液加入HIV毒株,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将培养瓶放在______中培养,定期取细胞培养液离心,检测______中HIV的数量。

(2)实验中对照组的具体操作是:将________加入到T淋巴细胞系培养液中,再向培养液加入HIV毒株。随着HIV感染天数增加,对照组中HIV数量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浓度的吗啡均能________HIV增殖,但是最大浓度(10-8mol/L)吗啡效果却并非最佳,科研人员推测其原因之一可能是高浓度吗啡会_______T淋巴细胞的增殖。

(4)纳洛酮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可用于吗啡成瘾的临床治疗。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纳洛酮对HIV增殖的影响,将不同试剂分别加入到被HIV感染的T淋巴细胞系培养液中,定期检测HIV的含量(10-3g /mL),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吗啡组

5.59

31.73

81.77

243.0

吗啡和纳洛酮组

1.96

8.11

15.36

41.23

纳洛酮组

1.97

8.10

15.81

42.30

对照组

1.93

8.03

15.30

41.01

①该实验中使用的吗啡浓度应为__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表明,纳洛酮________HIV的增殖,________吗啡对HIV增殖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基因重组B. 染色体变异

C. 自然选择D. 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 生物个体间有强有弱

B. 生物同时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矛盾

C. 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

D.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遗传过程图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减数分裂发生在图中①和②过程

B. 受精作用发生在图中③过程

C. 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图中①②过程中

D.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中③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___________ ,以防止叶绿素降解。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答两点)。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____________ 的干扰。

(3)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min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 ;若在20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序号:①C5②ATP ③C3),可推测20~25min曲线的斜率为______(填“正值”、“负值”或“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伞藻属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可分为“帽”“柄”“足”3部分,下图是伞藻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种伞藻的“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B. 伞藻中的核是细胞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和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C. 由实验可知,新长出的“帽”的形状只与“足”的种类有关

D. 由实验可知,行使遗传物质功能的是细胞核内的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农作物不能将其直接吸收利用,而是通过土壤中的细菌将其分解为氮和CO2后才能被农作物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某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该种细菌能合成____________

(2)为筛选尿素分解而制备的培养基中含有的营养物质除尿素外还包括水、碳源____________等,该培养基能筛选出目的菌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依据尿素分解菌菌落的____________、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特征来统计菌落数目。现将10mL尿素分解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0.1mL稀释倍数为106的样液接种到3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39、42、45,则1mL悬液中活细菌数量为____________个。上述过程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检验培养基及培养皿灭菌是否合格,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脲酶 无机盐 只有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 形态、大小 4.2×108 稀释涂布平板法 单独设置一个灭菌后不接种样液的培养皿(含培养基)进行培养

【解析】本题考查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培养与计数,要求考生理解脲酶的作用,能配制合适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并进行计数。

(1)脲酶能催化尿素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土壤中的某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该种细菌能合成脲酶

(2)为筛选尿素分解而制备的培养基中含有的营养物质除尿素外还包括水、碳源无机盐等,该培养基能筛选出目的菌株的原因是只有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

(3)一般依据尿素分解菌菌落的形态、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特征来统计菌落数目。现将10mL尿素分解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0.1mL稀释倍数为106的样液接种到3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39、42、45,则1mL悬液中活细菌数量为39+42+4530.1×106=4.2×108上述过程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4)为检验培养基及培养皿灭菌是否合格,可单独设置一个灭菌后不接种样液的培养皿(含培养基)进行培养,若该培养皿中没有出现菌落,则说明该培养基及培养皿灭菌合格

【点睛】易错知识点拨:

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筛选原理

①选择培养基的成分: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

②鉴定方法: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pH升高,指示剂变红,说明细菌能分解尿素

2)微生物数量统计方法:

(1)直接计数法(显微镜下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

(2)间接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3)两种纯化细菌的方法的比较:

项目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平板划线法

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

不能计数

适用于好氧菌

稀释涂布平板法

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

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

适用于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型】选择题
束】
12

【题目】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及抗肿瘤的作用。 培育转干扰素基因马铃薯植株的大致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剪切质粒和目的基因时所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瘤农杆菌时,常用_____________处理根瘤农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最终使干扰素基因插入马铃薯细胞的_____________上。

(3)图中过程③和过程④合称为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能体现细胞的_____________

(4)在分子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包括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