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所示的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

I.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1)取甲、乙两套该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装置

反应瓶内加入的材料

小杯内加入的材料

测定项目

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悬浮液各1ml

细胞呼吸O2的消耗量

等量蒸馏水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预期实验结果

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上升

不变

不变

下降

上升

下降

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II.除了可以测定细胞呼吸方式外,你认为用上述密闭装置和选用下列材料用具还可以开展哪些生物学问题的探究,请写出一个课题题目。

材料用具:小麦种子、玉米幼苗、小麦幼苗、一定浓度KOH溶液、NaHCO稀溶液、蒸馏水、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恒温装置、暗箱。

课题题目:                  

I.(1)①适量(一定浓度的)KOH溶液

②(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悬浮液各1ml

③细胞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差值

(2)④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⑤只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

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CO2的无氧呼吸

⑦不变

⑧不变

II.①测定小麦种子的呼吸速率

②测定玉米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③探究小麦幼苗、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黑龙江省模拟题 题型:读图填空题

下图所示的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某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1)取甲、乙两套该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期末题 题型:读图填空题

如下图所示的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1)取甲、乙两套该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C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天津月考题 题型:实验题

下图所示的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
(1)取甲、乙两套该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表格有关内容:
(2)将甲、乙装置均至于28℃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的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1)取甲、乙两套该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装置

反应瓶内加入的材料

小杯内加入的材料

液面高度变化的含义

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悬浮液各1ml

细胞呼吸O2的消耗量

等量蒸馏水

细胞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差值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预期实验结果

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上升

不变

不变

下降

上升

下降

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