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图为某二倍体生物(2N=22)进行细胞分裂时,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中典型染色体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染色体图像可判断该细胞正在进行______分裂,该细胞中核DNA分子数为______________

2)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定该细胞中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

3)该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该细胞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减数 44 不能 该时期细胞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未发生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形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相似,染色体首先是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之中。而后再次聚集,形成纺锤体;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到细胞中央赤道板上。注意此时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了;③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④末期:重现核膜、核仁,到达两极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减少了一半。至此,第二次分裂结束。

1)通过染色体图像可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正处于两两联会的状态,因此判断该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且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该细胞中核DNA分子数为正常体细胞核DNA分子数的两倍,即44

2)由于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基因,所以不能判定该细胞中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

3)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此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4)据图分析该细胞一共形成11个四分体,未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物质的量浓度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物质的量浓度1 mol/L的乳酸溶液,图丁是信号分子作用于靶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性。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_____________ 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__________(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 _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右侧液面如果此时用图乙的蛋白质替换蛋白质,再进行实验,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右侧液面。

4)图丁中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结合,结构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

5)图甲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______,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c结构

B.携带物质Xa的是rRNA

C.此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

D.e结构内可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microRNAmiRNA)是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大约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短RNA,其虽然在细胞内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但作为基因调控因子,却影响了从发育到生理机能再到应激反应的大部分生物学过程。如图表示线虫细胞中miRNAlin-4)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请回答:

1)图中A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在B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两个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____

2)基因lin-14的部分碱基发生了变化,但其编码的lin-14蛋白质可能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图中①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miRNA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机制是RISC-miRNA复合物抑制____________过程。

4)在图中,如果物质①中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42%,则可得出与其对应的DNA片段中胞嘧啶占____________

5)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线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12)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3次细胞分裂后产生8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一个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最多为____________条,含有标记染色体的细胞数可能为____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

B. 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 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使ABO血型的表型比例发生改变,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H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血型表现的基础

C. 父母均为O型血时,可生出B型血的后代

D. 根据ABO血型可以明确判断亲子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需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些物质才能生长。 A 菌株为甲硫氨酸(met-)和生物素(bio-)缺陷型突变体,B 菌株为苏氨酸(thr-)、亮氨酸(leu-)、硫胺素(thi-)缺陷型突变体。用AB 两种菌株进行 4组实验,培养条件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培养基为细菌生长提供水、无机盐、________。乙组培养基出现菌落的频率为 10-7 大肠杆菌单个基因发生突变的几率约为10-7,科学家判断乙组出现菌落不是基因突变 的结果,其理由是________。推测基本培养基出现菌落是由于基因的转移和重组,丁 组实验结果说明这种基因的转移需要两种菌株细胞________

2)科学家用某种药物处理A B 菌株使其停止分裂(但不致死), 混合并培养,过程及 结果如下。

Ⅰ:处理过的 B菌株+未处理的 A菌株→基本培养基上无菌落

Ⅱ:处理过的A 菌株+未处理的 B菌株→基本培养基上有菌落

结果说明两菌株 DNA 转移的方向是________

aAB bAB cAB d.不确定

3)进一步研究发现某些菌株拟核上有一段DNA序列(F 因子),其上有复制原点(oriT)。 细菌混合后,F 因子的一条链由供体菌逐步转移至受体菌,在受体菌中复制后整合到拟核 DNA 上,发生基因重组。留在供体菌中的 F 因子单链通过自我复制恢复双链。若无 F 因子则不能发生 DNA 转移。

①由此推测上述(2)中实验 I 基本培养基无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上述 DNA 转移和复制过程可用下图________表示。

4A 菌株(met-bio-)对链霉素敏感,B 菌株(thr-leu-thi-)具有链霉素抗性。将 A B 菌株混合,在不同时间点搅拌混合菌液,以中断DNA 转移。之后将各时间点中断转移的菌液接种在含如下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上选择培养,分别记录出现菌落的短混合时间。

培养基

所含物质

最短混合时间

1

链霉素+亮氨酸(leu))+硫胺素(thi

9min

2

链霉素+苏氨酸(thr+硫胺素(thi

11 min

3

链霉素+苏氨酸(thr +亮氨酸(leu

18 min

①培养基中均加入链霉素的目的是________1号培养基出现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在选择培养基上出现菌落所需的短混合时间反映了相关基因与oriT 间的距离。在下图中 oriT右侧画出 A 菌株 thr+ leu+ thi+基因在拟核上的位置。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为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实验示意图,图2中曲线A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巾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曲线B是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距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实验中h越大,物质扩散的体积也随之增大

B.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故细胞体积越小越好

C.2细胞中形成纺锤体的纺锤丝均由细胞的两极发出

D.2中曲线B的出现必须由纺锤丝牵引着丝点的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探究24-D(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洋葱生根影响的实验及结果,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适宜浓度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根仲长

B.调节洋葱生根的激素全部来自施加的2.4-D溶液

C.培养6天的实验结果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促进洋葱芽生长的最适24-D溶波浓度也是10-8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