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氧及K+离子等以甲方式进入细胞 B. 甲和乙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
C. 丙过程中可释放能量 D. 大分子物质以丙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植物,生产可食用疫苗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为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B.表达载体构建时需要用到限制酶 SmaⅠ
C.抗卡那霉素基因的存在有利于将含有抗原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D.除图示组成外,表达载体中还应该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表示三磷酸核苷的结构,图2表示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N表示含氮碱基,若N为鸟嘌呤,则表示G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手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UTP、G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是直接由物质氧化获能产生的
D.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抗原决定簇
B. 有识别能力是因为含有糖蛋白
C. 它的产生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 没有它机体就没有免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转基因动、植物的培育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③过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①过程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等酶
C.受体细胞A,B一般均是受精卵
D.②过程需用到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D)对残翅(d)、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丙、丁4种基因型的果蝇种群可供选择,据图回答问题。
(1)果蝇作为常用的遗传学材料,具有 的特点(至少答两点)。
(2)果蝇精原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若细胞中出现两条Y染色体,则此细胞应该 (填“有”或“没有”)同源染色体。若不考虑交叉互换,甲果蝇能产生 种配子。
(3)若利用体色、翅形和眼形中的两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最佳方案是选择上述 作亲本。
(4)以上述乙和丙为亲本杂交后,再让F1中的红眼长翅果蝇相互交配,F2中的白眼残翅果蝇占 。
(5)某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种群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为探究这一果蝇性状的遗传方式,某同学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获得了一些结果(如图所示),并进一步作出了下列推断和分析:
①生型性状为显性性状,突变型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该性状属于伴性遗传;
③取F2中的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交配,可能得到突变型雌果蝇;
④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子一代果蝇中肯定会有突变型个体出现;
上述推断和分析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项。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三种生物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四分体数目,据表回答第56~60题:
【1】在黑麦一列数字中,①应填写的数字是
A. 14 B. 7 C. 28 D. 21
【2】在豚鼠一列数字中,②应填写的数字是
A. 16 B. 32 C. 64 D. 128
【3】如果人的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中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一次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分离,则该次分裂结束后产生的2个子细胞核内具有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A. 46和48 B. 22和24 C. 45和47 D. 93和91
【4】下列表述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 D和T B. D和d C. D和D D. d和d
【5】下列四个杂交组合中,理论上,子代中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是
A. Aa × Aa B. AA × Aa C. Aa × aa D. AA × 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