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图为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请回答:

(1)该人工湿地中的所有生物与_____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全部芦苇构成一个__________

(2)输入该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__。水域中,夏季含氧量最高的是其中__________层。

(3)—段时间后,若系统水质得到净化,生长出荷花等多种植物,并且两栖类和鸟类等动物迁入增多,这是发生了群落的__________

(4)若短期内污水排放过多,氮、磷含量升高,造成水体富养化,藻类和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水体溶氧量下降,又进一步造成其它生物死亡,破坏了系统的稳态。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调节。

【答案】非生物环境(或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种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所含的化学能表水演替正反馈

【解析】

1.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其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3.群落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型的有序的演变过程。4.正反馈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它一系列的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

(1)人工湿地中的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全部芦苇构成一个种群。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来源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比自然生态系统多了一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夏季含氧量最高的是其中表水层。

(3)—段时间后,若系统水质得到净化,生长出荷花等多种植物,并且两栖类和鸟类等动物迁入增多,这是发生了群落演替。

(4)若短期内污水排放过多,氮、磷含量升高,造成水体富养化,藻类和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水体溶氧量下降,又进一步造成其它生物死亡,破坏了系统的稳态。这种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中______(填“分裂间期”和 “分裂期”)时间占比相对较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去培养的细胞外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____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3)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4)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5)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M期时长为1.9 h。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________(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发生在真核细胞内的两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I中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乙与丙在组成上的不同之处在于乙含有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方框内应该用_______(“→”或“←”)标出过程Ⅰ进行的方向;物质①在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中表达得到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过程Ⅱ的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①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若该多肽合成到UGC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子是_______

(4)若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码子的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_____

A.166,55 B.166,20 C.333,111 D.333,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b柱表示的是____,图2中表示体细胞分裂的是____。如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如图2中的____,如1图中的数量关系由变化为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由变化为,相当于如图2中的____过程。如图1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的不包括( )

A. 生长在麦麩上的黑曲霉B. 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C. 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D. 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学习了有丝分裂章节以后,试着用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

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镶嵌显性是我国遗传学家谈家桢在1946年研究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现的一种遗传现象,即双亲的性状在F1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下图是异色瓢虫两种纯合子杂交实验的结果,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遵循分离规律

B. F2中的黑缘型与均色型均为纯合子

C. 除去F2中的黑缘型,其他个体间随机交尾,F3中新色斑型占1/3

D. 新类型个体中,SA在鞘翅前缘为显性,SE在鞘翅后缘为显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寨卡病毒在南美流行,该地区也是登革热病毒流行区域。为研究寨卡病毒流行与登革热病毒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_________宿主细胞。

(2)登革热病毒与寨卡病毒结构相似。为探究登革热病毒抗体是否可以特异性结合寨卡病毒,科研人员用血清与病毒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请阐述b组和c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b组:排除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组:_________的参照。

②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实验组抗原-抗体反应强度_________,可得出_________的结论。

(3)科研人员假设:人感染过登革热病毒后,体内存留的登革热病毒抗体与寨卡病毒结合,结合了病毒的抗体与宿主细胞表面蛋白结合,从而帮助寨卡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即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简称ADE)。为验证该假设,有人利用下列备选材料设计了实验方案。

备选材料:正常人血清,登革热康复者血清,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细胞系U(发生ADE时,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很低),细胞系W(不发生ADE时,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很高)。

实验方案:

组别

实验处理

预期结果

实验组

将登革热康复者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到细胞系W的培养体系中

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系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

对照组

将登革热康复者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到细胞系U的培养体系中

①请指出本实验方案存在的缺陷: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改进本实验方案(写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