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1953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如果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____________

A 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 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 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现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 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2)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则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有未侵染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离心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得以释放,经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感染实验:即让噬菌体去感染细菌,接着把噬菌体与细菌的悬浮液剧烈地震荡以除去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再分别测定噬菌体蛋白质的量以及与细菌连在一起的DNA的量。结果发现大多数DNA留在细菌中,而大多数蛋白质已清除掉了。结论:DNA是从噬菌体进入细菌的物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都遗留在细菌细胞之外,是噬菌体的DNA主导着噬菌体的生命的繁衍,DNA确实是遗传物质。

1AB、要想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而上清液中主要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故应当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被35S标记。噬菌体为病毒,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AB错误;

C、标记噬菌体需要用含35S的培养基先标记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使其蛋白质外壳被35S标记,C正确;

D、此选项的操作最终会获得被32P标记的噬菌体,离心后可在沉淀物中检测出较高的放射性,D错误。

故选C

2)被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上清液中发现放射性物质,说明有噬菌体的DNA出现在上清液中,原因可能有:①有未侵染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其中的DNA随着蛋白质外壳离心进入上清液;②离心时间过长导致大肠杆菌裂解,使子代噬菌体得以释放,经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2和甘油通过图①方式运输

B. 图②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C. 温度对图③方式不会造成影响

D. 图④被细胞摄入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I.为研究肝癌致病机理,利用下图所示方法获取相关癌基因以进一步研究。

(1)上图中,A过程需要用________酶,D过程需要回收________(未杂交/杂交)的含32P的cDNA单链,继而通过人工合成,获得________,并用其构建基因文库。

II.下图是治疗性克隆时获取病人胚胎干细胞的过程。

(2)细胞①是病人的体细胞(如皮肤细胞),细胞②往往是处于_________期的卵母细胞。图示方法一和方法二都使用了去核卵母细胞,主要是因为________。处于⑤时期的胚胎叫做______________

(3)将分离出的胚胎干细胞放入有分化诱导因子的培养液中,诱导其分化成所需类型细胞或器官,完成该过程的实质是____。对于先天不能生成T细胞的免疫缺陷病人,需要诱导产生_________(填免疫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戈壁红驼(当地人对其俗称)生活在内蒙古狼山与中蒙边境间的荒漠草原,属游走性动物,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近十多年的保护性发展,2016年红驼数量已达5万余峰。观察发现,梭梭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欢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牧民们说,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

分析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氮源为14N15N的培养基上分别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在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现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Ⅰ代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

B.Ⅱ代细菌含15N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

C.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D.预计继续培养细菌,DNA分子离心后不会同时得到轻、中、重三条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中S型细菌数量包括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S型细菌数量

B.曲线ab段与bc段相比,小鼠体内抵抗R型细菌的物质更多

C.曲线bc段绝大多数的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

D.cdR型细菌数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S型细菌降低了小鼠的抵抗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虫草素是中国传统中药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大量研究证明其对临床很多恶性肿瘤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科研人员利用人的胃癌细胞 MKN-28探究虫草素对癌细胞的作用为其临床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1)癌症的发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发生突变。癌细胞除具有______的特点,还具有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及易转移、易侵袭等特点。

2)科研人员将MKN-28 细胞置于除水、无机盐外,还含葡萄糖、氨基酸、_____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在37 ℃、饱和湿度、含____的恒温培养箱中,取生长最快时期的细胞用于实验。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虫草素对 MKN-28 细胞增殖的影响,培养24小时后的实验结果如图。

由图可知,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虫草素对 MKN-28 细胞增殖的影响是__

3)已知EGF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种表皮生长因子,作为信号分子可以与_____特异性结合活化EGF信号通路,影响与细胞增殖、肿瘤转移等相关基因的表达。Ezrin蛋白和MMP9蛋白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虫草素还可阻止细胞侵袭转移。为研究虫草素在侵袭转移能力上对胃癌细胞影响的可能机制,科研人员对人胃癌细胞不同处理后 Ezrin MMP9 mRNA 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虫草素浓度为200 μg/mL)。

据图中结果推测虫草素在侵袭转移能力上对胃癌细胞影响的可能机制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 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W1

C. 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

D. W1D1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正确叙述是

A. 楂物细胞都不具有的结构是a

B. 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c

C. 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是因为有结构i

D. 图的下半部分可用来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