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和细胞分裂的次数分别是
A. 1,1 B. 1,2 C. 2,1 D. 2,2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
B. 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和解旋酶
C. 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D. 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l、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用图1中的质粒和图2中的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
C. 图2中为防止酶切后单个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不能使用EcoRⅠ
D. 为了获取重组质粒,最好用BamHⅠ和HindⅢ同时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请据图完成下面问题。
(1)就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来说,图中还缺少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
(2)A所示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上有_____个DNA分子。
(3)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中有____条染色单体。
(4)D图细胞中央出现的结构是_________,它会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普通番茄细胞中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用 A 表示),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易软化,不耐储藏。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可以使番茄不再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从而使番茄长时间抗软化,容易储存和运输。下图是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软化耐储藏番茄的过程及原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番茄(AA)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 育种的方法,最终获得基因型为aa 不能合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抗软化、耐储存的番茄。
(2)利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中用到的目的基因载体是___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需插入到该基因载体的________________ 上。
(3)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细胞所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
(4)图 1 中获得导入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番茄细胞,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 技术获得转基因番茄,这个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 条件下进行,细胞先经脱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再形成丛芽和根。
(5)根据图 2 分析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能使番茄抗软化的原理是两个基因分别转录出的 mRNA ________________,从而阻断了________________ 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判断甲是否进行有氧呼吸,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根据细胞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分为真梭生物、原核生物两种生物类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的技术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
(1)为获取多枚胚胎,可用___________对A羊进行处理;为确保胚胎移植成功,还需对A羊和C羊进行______________处理。
(2)动物胚胎的培养液中除各种营养物质外,一般还需添加____________以利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可通过选取______________细胞做DNA分析鉴定性别。
(3)若要检测转基因动物乳汁中是否含有外源蛋白,可用_____________法进行检测。
(4)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若日的基因插入在启动子的上游,则转基因动物无法生产相应的外源蛋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人体胰腺组织为材料构建的cDNA文库,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制作人生长激素的乳腺生物反应器,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
B.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体现了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