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 1 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 2 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流动途径示意图,其中 a~g 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
(1)图 1 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 2 中,若 A 表示图 1 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 B 表示_____,C 表示______________。
(3)图 2 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 E 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森林中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这是它们受到________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答案】热能 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逐级递减,Ⅳ的营养级高,可利用的能量少 Ⅱ所同化的能量 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物理 自然选择
【解析】
分析图1:图1中,Ⅰ表示生产者,Ⅱ、Ⅲ、Ⅳ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M1、M2分别代表太阳能和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分析图2:图2中,A表示摄入量,B表示同化量,D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1)图1的能量金字塔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生产者,其他均为消费者,M2是指在生态系统食物链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能量在食物链各营养级间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Ⅳ是最高营养级,可利用能量少。
(2)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Ⅱ同化固定的能量,第Ⅱ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第Ⅱ营养级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C第Ⅱ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物的有机物中。
(3)图2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现的。
(4)动物换羽(毛)主要是受到日照时间长短的影响,属于物理信息,这种适应性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在经济作物栽培中使用的赤霉素(GA3)大多是来自于发酵工业的产品。为提高发酵过程中赤霉素的产量,有关人员对发酵工艺开展了优化研究。请回答:
(1)下表是在不同发酵温度下,经过190小时(h)发酵后测得的赤霉菌菌丝得率(每消耗1 g还原糖所产菌丝干重)。
温度(℃) | 25 | 28 | 30 | 32 | 35 |
菌丝得率(g/g) | 0.32 | 0.36 | 0.42 | 0.43 | 0.38 |
上表中数据显示,发酵温度为_________时赤霉菌菌丝得率最高。
(2)下面图1为不同发酵温度条件下赤霉菌产赤霉素的速率(每小时、每升菌液中的合成产物量)。
综合上表中数据和图1所示结果可知,菌丝得率和GA3合成速率的________温度不同。
(3)依据上述实验结果,采用分阶段变温调控的发酵工艺后,与恒温发酵相比,GA3的产量明显提高。发酵过程中菌丝干重、残糖浓度及GA3浓度的变化如图2。发酵过程中残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4)鉴于菌丝产量、GA3合成速率以及维持高水平GA3产率的时间共同决定了GA3的最终产量,请综合图表中的信息,简述图2所示发酵过程前、中、后期采用3种不同温度的设计思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①是对照组
B.化合物P抑制该酶的活性
C.若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
D.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缩手反射弧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中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负电位
B. 兴奋在由B→C→D的过程中至少有3次兴奋传导方式的变化
C. 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位于突触中
D. 图2是图1中B的一段,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为小李同学建构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___。
(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_____________等,其数学模型:Nt=N0 中, 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______。
(3)利用方法⑦调査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相等”)。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这里运用的防治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5)在自然条件下,动植物在种群空间特征上差异较大,动物常常表现出_____________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目前存在下图所示的3种主要观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一种观点的缺陷在于病毒的寄生性无法得到正确的解释
B. 第二种观点认为生物大分子分别演化出病毒和细胞这两种生命形式
C. 根据第三种观点,某些病毒很可能是细胞退化经长期演化而来
D. 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这一证据只支持第三种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与下列细胞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甲的膜上可附着核糖体,提供分泌蛋白合成的场所
B. 结构乙的基质中分布大量的色素和酶,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固定
C. 结构丙的外膜上附着的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D. 结构丁的功能与物质②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1)转为(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A.④→①→②→③B.④→⑤→③→②
C.⑤→④→②→①D.⑤→④→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过程代表有丝分裂,乙过程中细胞分化并不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
B. 丙过程的发生是由于致癌因子使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C. 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并与戊过程有区别
D. 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辛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