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动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有丝分裂过程不可能出现的图像是_______(填序号),②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
(2)图1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______(填序号),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与图2CD段对应的细胞图像是图1的______(填序号)。
(4)图2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表示细胞分裂间期的时段为__________段。
【答案】②④⑤ 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①②⑤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①④⑤ 着丝点分裂 AC
【解析】
分析图1: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细胞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分析图2:AB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为1:1;BC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由1∶1变为1∶2,形成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为1∶2,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为1∶1,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②④⑤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在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这些图象;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2)图1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①②⑤;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3)图2中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1中的①④⑤。
(4)DE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图2中表示细胞分裂间期的时段为AC段,此时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DNA含量加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内环境成分及其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
C.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其pH仍将维持在7.35~7.45之间,与血浆中、等密切相关
D.在寒冷的室外,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仍将维持在37℃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
B. 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
C. 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D. 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因此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人体内的浆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由B细胞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由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称为______免疫。
(2)该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时需合成并释放一种称为________的物质,这种物质合成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 __________,对该物质加工的场所是[ ] _________。
(3)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由__________增殖、分化产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主要由__________增殖、分化产生;抗原第二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产生的速度比初次侵入时__________,产生量比初次侵入时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种“生物导弹”的作用原理示意图,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被机体清除。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可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毒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B. 活化阿霉素能抑制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过程
C. 在治疗中,应先注射非活化磷酸阿霉素再注射生物导弹
D.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对青年夫妇关于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为a)和色盲(致病基因为b)的遗传分析图谱,甲~庚表示不同的细胞,已细胞发育形成的个体患两种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乙和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XB和aY
B.该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3/8
C.图示过程中不会出现DNA和染色体同时加倍的情况
D.正常情况下,庚形成的个体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________(生理过程)。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的数量________。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性。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__________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
(4)从图中可看出,由于红细胞内H2O被消耗和___________的进入,使红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红细胞。
(5)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不同,导致两者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
(6)写出红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用S表示。在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a、b、c三个群体中,最可能出现新种的是c,理由是变异类型最多,有可能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而形成新种
B. 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的是a,理由是群体性状与1.5亿年前的群体p最相似
C. S值的变化实质是反映了基因频率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作用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 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男性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时期,细胞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FG 时期,细胞可发生基因重组
C.HI 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D.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可导致 Y 染色体携带血友病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