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晴朗的夏季,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B. CD段比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减慢

C. 图中只有D,H两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

D. 从0时开始计算,经过24小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量有所增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的物质变化及影响因素,解题要点是识记相关知识点,并能对图示曲线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A.据图可知,H点后,玻璃罩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表明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所以H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A正确;

B.BC段较ABCO2浓度增加减慢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部分CO2,B错误

C.D点前容器内CO2一直在增多,说明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D点后CO2减少,说明D点后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所以D点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同理,H点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C正确

D.由图可知,0~24小时中,容器中CO2浓度减少了,说明24内植物体内有机物量有所增加。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坐标曲线图的含义,要从图中读出呼吸作用强度,以及呼吸作用速率和光合作用速率相等的点:图中A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D点是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AD段,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H点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H点以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TP全称叫三磷酸腺苷,其分子的结构简式为A-PPP

B. ATP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温度的突然变化会影响ATP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D. 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是供应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动物和人体内合成糖原的主要器官是

A. 肝脏和小肠 B. 肝脏和骨骼肌 C. 肾脏和胰腺 D. 骨骼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内已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B. 细胞凋亡有助于人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

C. 正常细胞中没有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D.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形态结构不同,是因为细胞中的DNA具有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情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

在d点时,叶绿体中ADP的运输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表示,也可用图丙e~j六个点中的____________表示。

(3)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大田种植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______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实线表示向淀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唾液淀粉酶后,还原糖的产生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某同学现取三支试管,均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唾液淀粉酶后,再分别加入适量的蛋白酶、适量的唾液淀粉酶和一定量的淀粉,三支试管中的反应曲线依次为(  )

A. ②③① B. ①③② C. ①②③ D. 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 , 加入抗生素是为了 , 这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Ⅱ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
(3)过程Ⅲ中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 , 将获得的目的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
(4)过程Ⅳ得到的小鼠畸胎瘤中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组织和器官.实验时,必须用X射线照射去除胸腺的小鼠,获得免疫缺陷小鼠,其目的是 , 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那么在①过程中,应用限制酶切割质粒,用限制酶切割抗虫基因.①过程在(填“体内”或“体外”)进行.
(2)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技术进行扩增,其原理是
(3)通过②过程得到的大肠杆菌涂布在含有的培养基上,若大肠杆菌能够生长说明已导入了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反之则说明没有导入,该培养基从功能方面属于培养基.
(4)⑤过程所用技术称为 , 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根本原因是根细胞具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 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H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预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于T的氨基酸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
(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