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甲中液滴左移,乙的不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若甲中液滴不动,乙的右移,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若甲中液滴左移,乙的右移,则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若甲、乙中液滴均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1.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识图分析可知:图甲装置中放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如果甲中只进行有氧呼吸,则酵母菌消耗氧气,同时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被吸收,因此装置中压强减小,红色液滴左移;如果甲中只进行无氧呼吸,则酵母菌不消耗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被吸收,装置中压强不变,红色液滴不动;如果甲中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则红色液滴左移。

图乙装置中将NaOH溶液换为清水,起到对照作用,如果乙中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压强不变,红色液滴不动;如果乙装置中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消耗氧气,但是释放二氧化碳,压强增大,红色液滴右移;若乙中既进行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发生,那么红色液滴右移。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甲中液滴左移,说明一定有有氧呼吸发生,而乙的不动,说明只有有氧呼吸,二者同时发生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甲中液滴不动,说明只有无氧呼吸,而乙的右移,说明有无氧呼吸发生,二者同时发生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甲中液滴左移,说明有一定有氧呼吸发生,而乙的右移,说明有无氧呼吸发生,二者同时发生则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甲中液滴不移动,说明只有无氧呼吸发生,乙中液滴不移动,说明只有有氧呼吸发生,二者不可能同时发生以上此现象,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中国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杂交不亲和、杂交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不育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不育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F1可育,可采取什么方法?____________。这样得到的后代是几倍体?____________。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与一般物种形成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普通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如图),请填出相应的生物学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A瓶中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B.D瓶密封后,培养一段时间,再连通E

C.实验结束后,在E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检验酒精

D.该实验可以证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选取黄瓜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图甲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同学们用图乙所示装置对该实验进行模拟测定。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一天中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则黄瓜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图中的_______℃,当温度低于曲线中_________点所对应的温度时,黄瓜幼苗就不能正常生长。

(2)若图乙装置在20℃条件下,小烧杯中是NaHCO3溶液,光照强度由零逐渐增强,最终达到光饱和点,此过程中液滴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裂间期依次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如下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

B. 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 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

D. 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 实验材料及用具齐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______法。

2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为:

①使干酵母与______混合并搅拌,使酵母菌活化;

②将无水CaCl2 溶解在蒸馏水中,配成CaCl2 溶液;

③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此过程应采用______,防止海藻酸钠焦糊;

④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常温再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⑤用注射器将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的混合物缓慢滴入CaCl2 溶液中。

3 该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a是固定化酵母,b是反应柱。

①从上端漏斗中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

②要想得到较多的酒精,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______活塞1______活塞2

③装置中的长导管起的作用是______

④使用固定化酵母进行发酵的突出优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血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然而,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基因工程t-PA会诱发颅内出血,其原因在于t-PA与血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不高。研究证实,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突变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t-PA突变蛋白。

(1)已知人t-PA基因第84位半胱氨酸的编码序列(即模板链的互补链序列)为TGT,而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因此突变基因编码该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应设计为_________

(2)若获得的t-PA突变基因如图1所示,那么质粒pCLY11需用限制酶________________切开,才能与t-PA突变基因高效连接。

(3)将连接好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中,含t-PA突变基因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应具有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

A. 新霉素抗性且呈蓝色 B. 新霉素敏感且呈蓝色

C. 新霉素抗性且呈白色 D. 新霉素敏感且呈白色

(4)层析是蛋白质或酶分离提纯的重要步骤。在图2所示的层析装置中,层析柱内装填了特定的细小固体颗粒(称为层析介质),待分离的蛋白质或酶混合溶液流进流出层析柱,便可将目标蛋白与杂蛋白高效分离。试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为了高效分离t-PA 突变蛋白,层析介质表面事先应交联或固定___________________。制造该性能优异t-PA突变蛋白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ABC代表细胞膜的成分。

请回答:

1)生物膜系统由________组成,其基本支架是[ ] ________[ ]填字母)。

2)变形虫伸出伪足与细胞膜具有________特点有关。

3)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主要与细胞膜上的[ ] ________[ ]填字母)相关。图中③和④都需要专一的________,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

4)植物根细胞吸收的方式是________。(填序号),其特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炎症反应通常会引起局部组织疼痛。科研人员对枸杞多糖(LBP)相关药效开展了研究。

(1)机体局部组织损伤可激活____系统引发炎症反应。某些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使相关神经元更易产生____,并传至______ 产生痛觉。

(2)福尔马林(FM)是常用致痛剂,致痛表现集中在时相I(注射后0~5分钟,直接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引起)和时相II(注射后15~25分钟,引起炎症因子释放而增加对疼痛的敏感性).将若干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处理如下表。记录各组小鼠因疼痛发生的缩足行为,结果如图1。

比较__________ 两组结果可知FM能引起疼痛。与乙组实验结果相比,甲组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LBP对FM致痛存在________作用,且该作用可能只通过影响FM所致的炎症反应来实现。

(3)炎症因子IL-6使Ca2+通道(TRPVI)通透性增强,引起痛觉,其分子机制如图2所示。

据图概括IL-6通过PI3K发挥 ___________作用的两个途径。细胞膜上的TRPV1通透性增强后,Ca2+内流增加,可_____神经元的兴奋性。

(4)为验证LBP通过抑制IL-6的释放发挥药效,将离体神经元和能释放IL-6的胶质细胞共同培养。对照组和LBP组均用辣椒素(TRPV1的激活剂)处理,检测神经元内Ca2+信号变化,结果如图3。该实验不足以验证假设,请阐述理由并加以完善,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

(5)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为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两种思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