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中国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杂交不亲和、杂交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不育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不育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F1可育,可采取什么方法?____________。这样得到的后代是几倍体?____________。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与一般物种形成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普通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如图),请填出相应的生物学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普通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形成可育配子的概率很小 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八倍体 此物种形成没有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产生生殖隔离 突变和基因重组(或可遗传的变异) 种群基因频率 生殖隔离

【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普通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得到不育后代,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由于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偃麦草是二倍体,所以F1产生配子时,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形成可育配子的概率很小,导致F1不育。

3)要使F1可育,可将F1幼苗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后,使其染色体加倍,这样得到的植株再进行减数分裂时,就能正常联会,产生配子和可育子代。加倍后成为八倍体,与一般物种形成方式相比,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没有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产生生殖隔离。

4)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最终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形成新物种,故①为突变和基因重组,②为种群基因频率,③为生殖隔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终止密码子既可以终止翻译,又可以决定一个氨基酸

B.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即使发生基因突变,翻译也可能不受影响

C. tRNA中每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反密码子

D. 真核生物的tRNA和mRNA相互识别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图2是图l中丁部位的放大图。图3表示神经元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电位变化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甲神经元与乙神经元组成的突触结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_____。神经递质的释放______消耗能量。

2)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神经元_____(选填兴奋抑制”),丙神经元_____(选填兴奋抑制”),丙神经元的膜电位______(选填发生不发生”)变化。

3)图2A测量的电位是______(选填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与图3______点的电位对应,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______

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上Ca2+通道的开放,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______测到如图3所示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黑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黑鼠体内获得某种组织后,用______处理使其离散制成细胞悬液,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_

2)图中2-细胞胚胎可用人工方法从灰鼠输卵管内获得,该过程称为______,也可从灰鼠体内取出卵子, 通过______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获得。

3)图中重组囊胚通过______技术移入白鼠子宫内继续发育,暂不移入的胚胎可使用______方法保存。

4)小鼠胚胎干细胞(ES)可由囊胚的______分离培养获得。iPSES细胞同样具有发育全能性,有望在对人类iPS细胞进行定向______形成特定组织细胞后用于疾病的细胞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种动物的生活区域被一条20米宽、南北向的公路和一条20米宽、东西向的铁路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四个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物种的基因多样性可能会增加

B.地理隔离影响该物种个体间的基因交流

C.该物种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内的生存斗争均可能加剧

D.该物种在②④区域进化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3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主要来自基因差异

C.3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都为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9

D.12号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电表的两极连接到蛙坐骨神经表面,如图所示。在 a 处给予适当强度的电刺激,引起了腓肠肌收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细胞是可兴奋细胞

B. 静息时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C. a 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传播到 b

D. 刺激 a 处,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l)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______

(2)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填图中字母),一般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____进行的。

(3)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____法。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捕猎,由此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甲中液滴左移,乙的不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若甲中液滴不动,乙的右移,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若甲中液滴左移,乙的右移,则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若甲、乙中液滴均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