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Ⅰ.花粉萌发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科学家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培养花粉,测得其萌发率(%)不同,所得数据如下:
培养时间 (小时) | 蔗糖溶液浓度 | ||||
5% | 10% | 15% | 20% | 0(ck) | |
2 | 14.93 | 20.16 | 22.60 | 34.04 | 1.30 |
4 | 19.31 | 28.00 | 32.41 | 52.17 | 8.14 |
8 | 39.63 | 47.50 | 49.21 | 57.14 | 11.38 |
24 | 61.89 | 68.91 | 70.98 | 77.69 | 20.66 |
48 | 67.04 | 71.29 | 75.01 | 81.61 | 24.79 |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蔗糖对花粉的萌发有_____ 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2)由该表可得出结论: 。
(3)某果园的樱桃树花开后,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具当地农科院果树专家分析,这种现象可能是土壤中缺少____________元素引起的,为了减少损失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喷洒_____________ ,诱导 发育成无籽果实。
Ⅱ.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几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零下271℃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用于实验的材料,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用于实验的材料可以将取自同一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___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大量实验用的材料。
(3)简述实验操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甲组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 ,乙组细胞的培养液中不加;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的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1)①促进②培养时间相同,花粉的萌发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蔗糖溶液浓度相同,花粉的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2)硼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子房壁
Ⅱ.(1)探究熊虫产生的海藻是否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2)自身不含海藻糖亦不能合成海藻糖 动物细胞培养
(3)①取经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的同种动物细胞适量,等分成甲、乙两组;②一定量的熊虫产生的海藻糖;③将甲乙两组细胞均控制在零下271℃的条件下冰冻数小时;④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
(4)①若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确实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②若甲、乙两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不能保护避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Ⅰ.表格中,横向为蔗糖溶液浓度,在培养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花粉的萌发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纵向为培养时间,在蔗糖溶液浓度相同时,花粉的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2)微量元素B(硼)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在缺少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使诱导子房壁发育成无籽果实。
Ⅱ.实验目的从题中给出的信息即可得出;在实验步骤中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研究海藻糖对组织细胞的影响,确认海藻糖为自变量,在设计实验时,实验组加入海藻糖,对照组不加,将其它无关变量控制为等量,创设单一变量。 该题研究的是低温对细胞的损伤状况,所以细胞的生活是否良好就是观察指标。该题为探究性实验,实验预期和相应结论有两种情况。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1.5×108a前(用150MaBP表示)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的值用S值来表示。在下图中,P曲线图表示150MaBP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00MaBP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a、b、c分别表示三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在a、b、c三个群体中,哪一群体最可能出现了新种?
(2)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哪一地区的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
新种形成 | 环境不变 | |
A | b | a |
B | c | c |
C | c | a |
D | b |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1.5×108A前(用150MABP表示)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的值用S值来表示。在下图中,P曲线图表示150MABP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00MABP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A、B、C分别表示三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在A、B、C三个群体中,哪一群体最可能出现了新种?
(2)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哪一地区的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
| 新种形成 | 环境不变 |
A | B | A |
B | C | C |
C | C | A |
D | B |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河南省郑州外国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I.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蹄类放牧量与植被净光合作用合成量之间的关系(净光合作用合成量=光合作用合成量一呼吸作用消耗量)可用图甲表示,图中虚线代表未放牧时, 草原植被的净光合作用合成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最大放牧量控制为 点的放牧量。
(2)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维持在D点,将造成的后果
是 。
Ⅱ.图乙表示某种群在自然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
(2) 若图乙表示某地有害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防治虫灾应在 点时进行。
(3) 在这三大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最容易被破坏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