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1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其中牧草同化的能量为A,a、b、c、d、k、p、q、r、s、t、x、y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e、f、g、h、o、l、m、n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该食物网存在__________条食物链,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2)图1中鹰所获得的能量占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的比例为____________,鼠自身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为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图1中假设放养的牲畜的食物90%来自牧草,那么人增加100kJ能量需要牧草的量为______kJ。

(4)图2中②④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因素导致图2中____________的数量大量减少,这是出现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6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间接(q+s+x+y)/Ac-g90A/k含碳有机物 CO2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消耗、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

(1)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构成分别是牧草放养的牲畜人;牧草食草昆虫食虫鸟鹰;牧草狐狸鹰;牧草鹰;牧草狐狸牧草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1中只显示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营养关系,还缺少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和分解者。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因此该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1中鹰所获得的能量为q+s+x+y,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为A,则鹰所获得的能量占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的比例为(q+s+x+y)/A。鼠自身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鼠的同化量-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g。

(3)设人增加100kJ能量需要牧草的量为Z,牧草到放养的牲畜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放养的牲畜到人的能量传递效率为k/a,则有Z÷90%×a/A×k/a=100,解得Z=90A/k。

(4)2中甲、乙、丙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图2中②过程)物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丁是分解者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图2中④过程)以CO2的形式传递。温室效应是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以及植被的大量破坏所导致的。人为因素导致图2中甲(生产者)大量减少这是出现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

A.①②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如图为甲豌豆的A基因(控制高茎)和乙豌豆的B基因(控制黄色豆荚)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豌豆甲、乙突变前均为纯合高茎、黄色豆荚的品种,且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等位基因

B. 突变后的豌豆甲长成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C. 上述两基因发生突变的共同特点均是DNA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

D. b基因控制豆荚为绿色,则豌豆乙突变后长成的植株的表现型是高茎、绿色豆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图DNA 分子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DNA 分子片段共有氢键 14 个

B. 该 DNA 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 A+C/G+T 的比例上

C. 把该 DNA 分子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 2 代,子代的 DNA 分子中含 15N 的链占全部链的 7/8

D. DNA 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⑤不属于固定入生物群落的能量

B. ⑥未被摄入量和⑦未同化量的含义不相同

C.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③/①

D. 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一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曲线QR区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受抑制

B. Q点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只进行有氧呼吸

C. 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等于无氧呼吸

D. 氧浓度应调节到Q点的对应浓度,更有利于水果的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 )

A. 常染色体上 B. X染色体上 C. Y染色体上 D. 线粒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下图I、II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A. 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I、II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 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 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a)/2个

D. 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l-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白化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两种常见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上图可知,基因1和基因2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白化病为显性突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隐性突变

C. 上图中两种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不相同

D. 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选择调査对象的要求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