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

A. 24、12、12和24、12、12

B. 24、24、12和24、12、12

C. 48、24、12和24、24、12

D. 24、12、12和48、24、12

【答案】D

【解析】

对于雌性个体而言,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均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均为次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形成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和极体。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依题意可知:在一般正常情况下,水稻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为24条,但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即共含有48个DNA分子;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时的染色体数为12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时的染色体数为24条,含有的DNA分子数为24个;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12条、DNA分数目为12个。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最多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 )

A. 33 11 B. 36 12 C. 12 36 D. 11 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数字对应的中文名称:[1]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的,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盘旋成___________结构。

3DNA复制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期。复制过程需要______酶和___________的参与。DNA复制的原料是___________

4)若将14NDNA分子放在含15N的环境中培养,使其连续复制2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占___________,含15N的占___________,这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生化分析得知: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说明DNA的复制遵循___________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b可表示DNA分子复制

B. 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C. c→d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 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变化(单位:百万千焦/年)。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同化的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69.5

7.0

19.0

45.5

19.0

9

1.0

4.5

3.5

1.0

2.5

微量(不计)

1)图中的食物网中,如果鼠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和鹰相比较,蛇的数量___________(填“先”或“后”)减少。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草固定的总的太阳能是_______百万千焦/年,如果只考虑“草→鼠→鹰”一条食物链,则鹰增重1 kg,则需要消耗草___________kg(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调查鹰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正常情况下所测数据要大于实际数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ATPADP+Pi+能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式中所有物质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

B. 1、酶2都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 ATPADP的相互转化可在细胞内的不同场所完成

D. 酶的合成需消耗ATPATP的合成需酶的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人工异花传粉的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取得成功的原因是:①________ ________

⑵操作①叫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操作需要在_______前进行。

⑶操作②叫______,为了防止外来花粉粒的干扰,必须的操作步骤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海洋溶解的CO2浓度也逐渐增加,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科研人员研究了CO2和温度两种生态因子对坛紫菜(一种藻类植物)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实验材料:从海藻养殖基地采集新鲜、健康、形状等一致的坛紫菜叶状体(约58cm),洗去杂藻和泥沙,带回实验室暂养34天备用。

实验处理:

①将2g藻体放入3L天然过滤海水中;

②将上述含有藻体的海水均分于12个相同锥形瓶中。按表1所示设置进行实验,每种处理设置3个重复。

③除表中条件外,在其他相同且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第7天进行相关数据测定。实验结果:

2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坛紫菜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采集海藻养殖基地的坛紫菜叶状体带回实验室暂养34天后,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实验中“其他相同且适宜”的条件有________(列举两例即可)。

2)影响图1曲线日变化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由曲线可判断,21:00时,坛紫菜叶状体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3)若要得到叶绿素a,需将坛紫菜进行研磨过滤,其后的操作是_________;由表2可知,在15℃和25℃两种生长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增加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在相同CO2浓度培养条件下,生长温度的改变对藻体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

4)从进化角度看,坛紫菜细胞中光合色素含量的改变可能是海藻为了适应_________改变而做出的生理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问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下图为其所做实验中的一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中,噬菌体核酸位于__________(用图1中字母表示)

(2)在图2实验过程中,经过离心后沉淀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实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由实验结果可知,此次实验的标记元素是_______,根据该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___进入了细菌。该组实验能否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__________(能/不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进行实验时,第一步加入10个含有32P噬菌体,则经过第二步的培养,培养过程中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制,培养瓶中含有32PDNA可能有几个?______________。(多选)

A10 B16 C20 D40 E100 F3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