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海洋溶解的CO2浓度也逐渐增加,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科研人员研究了CO2和温度两种生态因子对坛紫菜(一种藻类植物)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实验材料:从海藻养殖基地采集新鲜、健康、形状等一致的坛紫菜叶状体(约58cm),洗去杂藻和泥沙,带回实验室暂养34天备用。

实验处理:

①将2g藻体放入3L天然过滤海水中;

②将上述含有藻体的海水均分于12个相同锥形瓶中。按表1所示设置进行实验,每种处理设置3个重复。

③除表中条件外,在其他相同且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第7天进行相关数据测定。实验结果:

2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坛紫菜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采集海藻养殖基地的坛紫菜叶状体带回实验室暂养34天后,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实验中“其他相同且适宜”的条件有________(列举两例即可)。

2)影响图1曲线日变化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由曲线可判断,21:00时,坛紫菜叶状体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3)若要得到叶绿素a,需将坛紫菜进行研磨过滤,其后的操作是_________;由表2可知,在15℃和25℃两种生长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增加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在相同CO2浓度培养条件下,生长温度的改变对藻体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

4)从进化角度看,坛紫菜细胞中光合色素含量的改变可能是海藻为了适应_________改变而做出的生理调节。

【答案】 使坛紫菜叶状体适应实验室培养环境 营养液的盐浓度、光照强度、光照周期等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纸层析分离色素 使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均有明显的增加 变化不明显 生态(或环境)因子

【解析】本实验是研究CO2和温度两种生态因子对坛紫菜(一种藻类植物)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自变量是CO2浓度和温度,因变量是pH、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其他因素为无关变量。图1表现的是各不同时间段坛子菜培养液pH变化,9:00~21:00之间pH值上升,代表该段时间内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21:00~9:00之间pH值下降,说明该段时间内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表2显示了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坛紫菜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可以看出,15℃时空气组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处理组明显偏低。

(1)综合表1、2和图1,本实验自变量是CO2浓度和温度,为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采集海藻养殖基地的坛紫菜叶状体带回实验室暂养34天后在进行实验,目的是使坛紫菜叶状体适应实验室培养环境,避免其他因素干扰;实验过程中要控制无关变量,如营养液的盐浓度、光照强度、光照周期等要保持相同且适宜。

(2)曲线1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是pH,随着时间变化,坛紫菜叶状体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会发生变化,引起培养液中pH发生变化。21:00时,坛紫菜叶状体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光合色素可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得到。结合表2,在15℃条件下,,空气组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480±0.033mg/g、0.225±0.011mg/g,其他适宜条件处理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增加;在相同CO2浓度培养条件下,25℃相对15℃,藻体中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4)在不同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坛紫菜细胞中光合色素含量发生改变,目的都是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因子的改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B. 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可以发生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

A. 24、12、12和24、12、12

B. 24、24、12和24、12、12

C. 48、24、12和24、24、12

D. 24、12、12和48、24、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常情况下,下列人体细胞中可能存在两个X染色体的是(  )

A. 精原细胞B. 初级精母细胞C. 次级精母细胞D. 精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如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种群的增长为“J”型增长

B. ad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加

C. 该种群受到的环境阻力d点时最大

D. 捕接后该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b点以下较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一个家族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回答:

(1) 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是________性基因。

(2) Ⅱ-5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 Ⅲ-10基因型可能是______,她是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第7号染色体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能发生如图1所示的变异,变异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发生变化。后代若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9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有三份),表现为痴呆;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细胞中9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只有一份),则胚胎早期流产。图2为由于第7号、9号染色体变异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系谱图。已知系谱图中各成员的细胞染色体数均为46条,发生变异的第7号、9号染色体能与正常第7号、9号染色体联会,形成配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某女性腹中的胚胎,若染色体组成为AA+BB,其最终_______(填“正常”“痴呆”或“流产”);若染色体组成为AA+BB-,其最终_______(填“正常”“痴呆”或“流产”);若胚胎已经因染色体异常而流产,其染色体组成应为_______

2)图2中Ⅰ1、Ⅱ1、Ⅲ2染色体正常;Ⅰ2、Ⅱ2表现虽正常,但均为7号、9号染色体变异携带者(细胞中7号和9号染色体均有异常),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变异,变异的7号或9号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发生了改变,若Ⅲ3个体能成活,则Ⅲ3个体为7号、9号染色体变异携带者且表现正常的概率是______

3)个体Ⅲ1如果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下正常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

4)为避免生出痴呆患儿或胚胎流产,该家族在怀孕早期应做产前诊断,最合适的技术手段是______

A.B超检查 B.基因探针诊断 C.羊水检查 D.孕妇血细胞检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 Na+浓度 B. 渗透压 C. K+浓度 D. O2 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