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利用下面的材料和用品建立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并使其维持一定时间的运转。
材料用品:小鱼、水蚤、池泥、大试管、橡皮塞、培养皿、吸管、小渔网、凡士林、水草和池水。
请完成下列各步并回答问题:
(1)方法步骤;
第一步:在试管底部铺上一层约10 mm厚池泥。
第二步:沿试管加池水至管口40 mm处。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2)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存在于 中。
(3)在小鱼大小的选择上应选择体形 的,原因是
(4)该生态系统能建立起物质和能量的暂时平衡,原因是
(5)若要证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何设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三步:往试管中放一根健壮的水草、适量的水蚤和一条活动能力强、体形相对小的鱼;第四步:试管口加橡皮塞后用凡士林严密封口;第五步:将试管放在温度适宜、光照强度适宜的地方培养;(2)池泥和池水;(3)小;可以减少O2和养料的消耗,容易建立生态平衡;(4)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有机物、能量和O2;消费者和分解者为生产者提供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5)设计一个试管内无水草,其他条件均与上述试管内的条件均相同的实验,观察水蚤和小鱼的存活时间。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建立人工微型生态系统的前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成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建立的联系,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总渠道。平衡的生态系统主要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它们之间的营养结构一旦被破坏就会打破平衡,导致生态系统的改变和破坏,所以微型生态系统内的动物不宜过多、过大,以免破坏食物链。制作好的人工生态系统应放在温度适宜、光照强度适宜的地方培养。这样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供需氧型生物呼吸之用,产生的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同时吸收消费者、分解者呼出的CO2,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使其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转。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在上述基因操作中,在①→②过程所用的基因“剪刀”是______________;在④→⑤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__酶;⑥→⑦过程是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2)不同生物间基因可以“移植”成功的结构基础是DNA ________________结构,大肠杆菌可以生产出人的胰岛素,说明它们和人类共用一套_______,大肠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的重组DNA分子是否真正转移到了受体细胞,必须对受体细胞进行检测。请根据下面实验原理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选择运载体-质粒,探究质粒的抗菌素基因所合成的抗菌素类别。
实验原理: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须有标记基因,这一标记基因是抗菌素抗性基因。故凡有抗菌素抗性的细菌,其质粒才可能用作运载体。
材料用具:青霉素、四环素的10万单位溶液、菌种试管、灭菌的含细菌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蒸馏水、恒温箱。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并标1、2、3号,在酒精灯旁,用三支注射器,分别注入1ml蒸馏水、青霉素、四环素液,并使之分布在整个培养基表面。
第二步: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燃烧用来____________。并在酒精灯火焰旁取种,然后对三个培养皿接种。
第三步:培养:将接种后的三个培养皿放入370C的恒温箱中培养24h。
预期结果分析:
①设置1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仅2号生存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2号不存活,3号存活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71
1978年,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然后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出了人胰岛素,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1)在上述基因操作中,由①→②过程所用的基因“剪刀”是________,由③→④过程的实现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切割的结果。由④→⑤过程需要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与载体的黏性末端之间碱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由⑥→⑦过程是通过细胞的________实现的。
(2)不同生物间基因可以“移植”成功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大肠杆菌可以生产出人的胰岛素,说明它们和人类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__,大肠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3)形成的重组DNA分子是否真正转移到了受体细胞,必须对受体细胞进行检测。请根据下面的实验原理和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选择运载体——质粒的类别。
实验原理: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需有标记基因,这一标记基因往往是抗菌素抗性基因。故凡有抗菌素抗性的细菌,其质粒就可能用作运载体。
材料用具:青霉素、四环素的10万单位溶液、菌种试管、灭菌的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蒸馏水、恒温箱。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并标1、2、3号,在酒精灯旁,用三支注射器分别注入1mL蒸馏水、青霉素、四环素液,并使之分布在整个培养基表面。
第二步: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燃烧进行________,并在酒精灯火焰旁取种,然后对三个培养皿接种。
第三步:培养:将接种后的三个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h。
预期结果分析:
①设置1号的目的是________,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就2号和3号培养皿而言,若仅2号生存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2号不存活,3号存活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2号和3号都有细菌存活则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若2号和3号都没有细菌存活则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978年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然后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出了人胰岛素,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在上述基因操作中,由①→②过程所用的基因“剪刀”是 ;由③→④过程的实现是通过与①→②过程相同的 切割的结果;由④→⑤过程需要 连成重组DNA分子;由⑥→ ⑦过程是通过细胞的 实现的。?
(2)不同生物间基因可以“移植”成功的基础是DNA的 结构。大肠杆菌可以生产出人类的胰岛素,说明它们和人类作用一套 ,大肠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
(3)形成的重组DNA分子是否真正转移到了受体细胞,必须对受体细胞进行检测。?
请根据下面实验原理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选择运载体-质粒,探究质粒的抗菌素基因所合成的抗菌类别。?
实验原理: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须有标记基因,这一标记基因是抗菌素抗性基因。故凡有抗菌素抗性的细菌,其质粒才可能用作运载体。?
材料用具:青霉素、四环素的10万单位溶液、菌种试管、灭菌的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蒸馏水、恒温箱。?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并标1、2、3号,在酒精灯旁,用三支注射器,分别注入1 mL蒸馏水、青霉素、四环素液,并使之分布在整个培养基表面。?
第二步: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燃烧用来灭菌,并在酒精灯火焰旁取种,然后对三个培养皿接种。?
第三步:培养。将接种后的三个培养皿放入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 h。?
预期结果分析:?
①设置1号的目的是 ,出现的现象是 。?
②若3号不存活,1、2号存活则 。?
③若2号不存活,1、3号存活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08雅礼中学月考)(22分)自然界中的高等植物,较容易形成多倍体,特别是一些环境条件剧烈变化的地方,如帕米尔高原的高山植物,有65%的种类是多倍体。形成多倍体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植物的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受阻,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我国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培育出了原来自然界没有的物种,如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等。
(1)(12分)已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只能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倍一次,之后秋水仙素失去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减数分裂是否有影响,请选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和试剂进行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一)材料
A1、豌豆植株(二倍体2N=14,花粉未发育成熟)
A2、豌豆植株(二倍体2N=14,花粉已发育成熟)
A3、豌豆植株(二倍体2N=14,幼苗、生长着大量完整的幼根)
(二)试剂
B1、蒸馏水 B2、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B3、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
(三)实验结果检测
C1、未发育成熟的花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C2、发育成熟的花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C3、根尖→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四)实验结果预测
根据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不同进行分类并统计,绘制坐标图(假定100%的花粉都发育成熟)
请将所选答案填入下表
组号 | 实验组 | 对照组 |
所选材料 | A1 | A1 |
所选试剂 | B3 | B1 |
实验过程 | 用试剂处理材料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的时间 | |
所选实验结果检测 | C2 | C2 |
所选实验结果预测 | D2 | D1 |
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并说明理由 |
|
(2)(10分)有人假设这些高山植物形成多倍体的原因是幼苗生长期遇低温[约4度]一段时间后,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所致。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此假设是否成立。(只要求写出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花药离体培养产生的豌豆幼苗多株、有光照并可调节温度的温室2个、铁锹、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用打孔器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
(1)叶圆片y比叶圆片x_________。
(2)(y-x)g可代表在这段时间内_________。
(3)叶圆片z比叶圆片y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里,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g/小时。
(5)写出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反应简式: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家们发现C4植物合成淀粉的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叶肉细胞中不能合成淀粉的原因是缺少暗反应所需要的三羧酸酶系。为证明C4植物叶肉细胞中因缺少暗反应所需的三羧酸酶系而不能合成淀粉,请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A液)、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B液)、三羧酸酶系稀释液(C液)、ATP、〔H〕、蒸馏水、碘液、试管、吸管、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① 。② 。
③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ATP、〔H〕后通入适宜浓度的CO2,且在25℃水浴中保温。
④ 。
实验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