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火菌方法是____,其中一种方法在灭菌之前需要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尽,否则会因____而影响灭菌效果。

(2)这个培养基通过__________实现对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作用,此外在培养过程中要将培养瓶放置在摇床上,其目的是_____

(3)据图分析,培养基中添加的多种无机盐的作用包括_____(至少答出三点)。

(4)若将此培养基改为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还需要在其中添加的成分有_______。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常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其消毒原理是________

【答案】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升不到预设温度 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 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并且促进菌体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有利于菌体快速繁殖 提供氮源,作为缓冲物质调节酸碱平衡,提供无机营养,维持渗透压 刚果红、琼脂 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还能损伤DNA

【解析】

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刚果红染液与纤维素呈红色,纤维素分解菌在含有刚果红染液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会出现透明圈,可以用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微生物的培养基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培养基需要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1)实验室中培养皿常用干热灭菌法或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其中高压蒸汽灭菌法在灭菌之前需要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尽,否则会因升不到预设温度而影响灭菌效果。

(2)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分解纤维素,而其他微生物不能,因此这个培养基通过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实现对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作用;在培养过程中将培养瓶放置在摇床上,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并且促进菌体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有利于菌体快速繁殖。

(3)根据表格分析可知,该培养基含有5种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具有为微生物提供氮源、作为缓冲物质调节酸碱平衡、提供无机营养、维持渗透压等功能。

(4)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应该用加入指示剂的固体培养基,因此应该在该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和刚果红;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还能损伤DN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亚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其结构为碳酸亚乙酯可由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亦可由碳酸与乙二醇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氧乙烷与乙二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B. 碳酸亚乙酯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

C. 碳酸亚乙酯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D. 碳酸亚乙酯在保存时应避免与碱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灌浆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分为灌浆前期、中期、后期,约80%的营养物质在灌浆中期运往小麦籽粒积累。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施氮水平对灌浆期小麦旗叶(植株最上面的一片叶子,对产量起决定作用)光合特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细胞中的叶绿素分布在__上,其作用是__

2)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先用__提取叶绿体色素,再测定色素对__光的吸收量,通过色素对光的吸收量间接计算叶绿素含量。

3)正常光照条件下,与灌浆中期相比,灌浆后期的净光合速率__,据表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

4)实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对提高小麦产量作用更显著的光照条件是__

5)与正常光照相比,遮光处理后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在灌浆中期下降不明显,但小麦产量却明显下降,其可能原因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与生长素有关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结果说明生长素在根尖处向________(填“远地侧”或“近地侧”)运输,茎尖处向_______________〔填“远地侧”或“近地侧”)运输,能说明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根尖”或“茎尖”)。

(2)实验2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在正式实验前一般可以先做一个预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6个琼脂块生长素的浓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转座子是指一段可移动DNA片段,可在同一染色体的不同位点或不同染色体之间发生转移。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正常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研究人员利用已知序列的Mu转座子对雄性不育玉米植株进行了系列研究。

(1)转座子插入可导致基因断裂,发生突变,利用雄性不育玉米植株Mo17和具有Mu转座子活性(有相应的转移酶,使转座子能移动)的玉米植株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最终获得育性恢复突变体(无转移酶,转座子不能移动),用H表示Mu插入的染色体。突变体植株通过___产生2种类型的花粉;含h染色体的花粉败育,含H染色体的花粉育性恢复。将该育性恢复突变体植株自交,子代的育性表现为:____。进一步观察发现,授粉16天后,果穗上出现了种子致死现象且比例为50%,则致死种子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

(2)提取育性恢复突变体与___的DNA进行比对,仅突变体植株含有的特异片段即为___,再将其两端的碱基序列与玉米全基因组比对,最终确定了导致雄性不育的基因rp16。

(3)进一步研究发现,rp16基因决定育性的机理如下图所示,图中①表示___,②发生的场所是___。由此可见,花粉的育性是由____控制的。据图推测Mu插入导致育性恢复的原因:__

(4)显微观察发现,正常发育的种子可清晰地观察到2-3层BETL细胞(向籽粒输送营养物质的通道),致死种子BETL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据此推测(1)中的种子致死的原因:___

(5)将上述育性恢复突变体与另一育性恢复突变体杂交,发现无种子致死现象,说明两种突变体导致育性恢复的基因是____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提取植物有效成分时,不同的有机物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所釆用的提取方法也不同。分析下列关于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薰衣草精油由薰衣草提炼而成。可以清热解毒,清洁皮肤。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提取薰衣草精油的实验流程:

A过程中,影响薰衣草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B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

(2)提取柠檬精油时,常采用_______法而不用上述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_。该过程在操作时为防止柠檬皮滑脱,采用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而不用上述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方法,原因是______。萃取时不选用乙醇做萃取剂,原因是_____。萃取过程应避免明火加热,这是因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甲中的实验流程。_________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__,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乙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_时关闭,在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_______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产生的_______

(5)写出与果酒、果醋发酵有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6)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某科研团队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简称甲),并将其插入质粒P0。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1,其部分结构和酶切点的示意图如下,图中E1~E4四种限制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两种限制酶,这两种酶是__________。图中的启动子可作为_______________的结合位点,催动转录的进行。

(2)将P1转入体外培养的牛皮肤细胞后,若在该细胞中观察到了_________,则说明L1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表达。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牛的________中,再经过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获得含有甲的转基因牛。

(4)为了检测甲是否存在于克隆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某同学用PCR方法进行鉴定。在鉴定时应分别以该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 (填"mRNA""总RNA"或"核DNA")作为PCR模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某植物叶片与果实关系对叶片光合作用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处理

13C含量(mg)

果壳

种仁

果实总量

标记上枝叶

2.93

26.02

28.95

标记中枝叶

11.44

27.47

38.91

标记下枝叶

8.00

8.37

16.37

(1)该植物叶片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将C3转化为有机物,运输至油茶果实积累,叶片为“源”,果实是“库”。

(2)研究者对该植株进行了处理,处理及结果如图1所示。

①进行实验时,Ⅰ、Ⅱ、Ⅲ组要选取相同高度、南面生长的树冠外层枝条作为实验材料,目的是______

②Ⅰ、Ⅱ、Ⅲ组结果表明,库源比(果与叶数目比)越______,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越高。

③研究者推测,摘除部分叶片后,剩余叶片的光合产物运输和分配到果实中的比例升高,这是由于植物体对源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调节,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调节。为确定符合生产需求的最佳库源比,研究者还需要测定三组实验的____重量。

(3)为了探究不同位置源叶光合产物的分配规律,研究者进一步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

①研究者用透光性较好的塑料袋套于枝条底端,扎紧、密封袋口,抽出袋中空气,注入浓度为500μmolmol-1l3C02和除去______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标记上枝叶、中枝叶、下枝叶时______13C含量。

②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需要对图2中的枝叶进行修剪,最好剪去________。(填“上肢”、“中枝”或“下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