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转基因育种可以缩小生物变异的范围,按照人们意愿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B. 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改良生物品种的性状

C. 单倍体育种的主要优点是能排除显隐性干扰和缩短育种年限

D. 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都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下一代多倍体植株

【答案】C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比乙生态系统强复杂

②甲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定较乙长

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营养结构会变得更简单

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与雄蝇表现型比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细胞的基因型是

2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 。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3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如果不能确定请说明理由,如果能确定简要写出实验设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是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差。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了能利用这两种糖进行发酵且对酒精耐受能力强的酿酒酵母。请分析回答:

(1)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将器皿__________________。下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指示的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要求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________一同放入烧杯,加入少量的水,加热。

(3)用高压灭菌锅灭菌后的培养基,需要冷却到____℃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4)取从自然界中采集的葡萄,然后在超净台上将葡萄置于0.1%__________水溶液中进行表面消毒5 min,再用________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进行纯化培养。下图甲是经上述纯化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用编号表示)。研究者在经过甲接种后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表为某学生在筛选培养能利用木糖发酵的酵母菌时所配制的培养基配方,请指出其中的明显不足之处________

K2HPO4

FeSO4

MgSO4·7H2O

NaNO3

0.1 g

0.001 g

0.05 g

0.3 g

KCl

蔗糖

木糖

琼脂

蒸馏水

0.05 g

3.0 g

3.0 g

2.0 g

100 mL

(6)在将目的基因连接到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质粒上,并将所得的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时,应选择缺乏________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7)将经上述流程培养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含葡萄糖和木糖的培养基中进行酒精发酵能力测试。随着发酵的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够存活,说明它能____________________,即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寒冷地带生活的布氏田鼠是一种小型非冬眠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BAT细胞的产热过程图,已知UCP-1增加会导致ATP合成减少。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甲状腺激素进入靶细胞后,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调节产热活动

B. 去甲肾上腺激素与膜受体结合后可影响胞内cAMP,以促进脂肪分解

C. 持续寒冷使BAT细胞中UCP-1、cAMP、线粒体增加,进而增加ATP量

D. 持续寒冷环境中的布氏田鼠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增加产热、抵御寒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 l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 2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 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物质依次是

A. 纤维素和糖原 B. 麦芽糖和乳糖

C. 淀粉和糖原 D. 葡萄糖和纤维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请回答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处理扦插枝条,促其生根。为了验证萘乙酸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作用相似,某人取生长状况一致的某植物嫩枝若干条,随机平分为ABC三组,进行了如表A中所示实验:

验中有 组(123)对照实验。

用黑纸包住烧杯遮光的原因可能是

2)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左下图l所示。

1中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的变化说明,乙烯可诱导__ _

浓度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

3)为研究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者用乙烯利、cPTIO NO清除剂)等处理拟南芥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右上图2所示。由图2所示结果可以推测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