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人类遗传病及预防

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影响人体身心健康。该病的致病基因(B / b)、遗传方式主要由性染色体遗传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图示某病患者家系图(无近亲婚配)。

1)据图该遗传病属于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Y染色体遗传 C. 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X染色体隐性遗传

2)图中,能检测到与患者相同致病基因的有_____

A. I-2 B. II-5 C. III-3 D. III-7

3)已知:I-2的父亲(已故)患白化症(基因A/a),但家族其他成员均未发现此病,则III-5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III-1III-2家庭和III-3III-4家庭正备孕中,针对家族中该遗传缺陷,你有何建议提供给III-2III-3,并说明理由_____

5)经基因和染色体检测,发现II-6不携带鱼鳞病的致病基因,但其细胞内部分染色体如图所示,该图所示染色体结构发生的变异是______II-6虽有染色体结构变异,但其表现型正常,可能的原因_______

【答案】D AB AaXBXbAAXBXb 无近亲婚配,Ⅲ-1(正常)与Ⅲ-2(携带者)生女儿都正常,生男孩则有1/2概率患病,生育前需遗传咨询、怀孕后需做基因检测 无近亲婚配,一般情况下III-3和Ⅲ-4不携带致病基因,不会生育患该病孩 易位 变异片段的遗传信息没有得到转录和翻译 总基因数量没有变化 变异片段不控制性状或没有遗传效应

【解析】

根据系谱图可知,该病表现为无中生有,故为隐性遗传病;结合“遗传方式主要由性染色体遗传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知,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均为XbY,患者的正常母亲或正常女儿一定是携带者XBXb

1)该遗传病无中生有,结合题目信息可知,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2

AI-2的儿子患病,故其一定是携带者,A正确;

BII-5的儿子有患者,说明其一定携带致病基因,B正确;

C、根据系谱图无法确定III-3是否携带致病基因,C错误;

DIII-7是正常男性,其一定不携带致病基因,D错误。

故选AB

3)已知:I-2的父亲(已故)患白化症(基因A/a),但家族其他成员均未发现此病,说明I-2的基因型为AaXBYIII-5不患白化病,故可能是AAAa;其父亲患鱼鳞病,故其对应的基因型为XBXb,故III-5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Xb

4)对于III-1III-2家庭,无近亲婚配,Ⅲ-1(正常)与Ⅲ-2(携带者)生女儿都正常,生男孩则有1/2概率患病,生育前需遗传咨询、怀孕后需做基因检测;对于III-3III-4家庭,无近亲婚配,一般情况下III-3Ⅲ-4不携带致病基因,不会生育患该病孩。

5)由图可知,该图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II-6虽有染色体结构变异,但其表现型正常,有可能是因为变异片段的遗传信息没有得到转录和翻译或总基因数量没有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组神经遗传病,其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病情严重者可见小腿和大腿下1/3肌萎缩,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图为CMT单基因遗传病家庭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

1)据图判断,CMT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____

A.伴X显性遗传B.伴X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若1号不携带CMT致病基因,则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

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Y染色体 D.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

3)经过基因诊断,1号个体携带有CMT基因,则该病的遗传方式____________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个致病基因。

4)则3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A.0 B.25% C.50% D.100%

5)对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分析得知,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患者CX32蛋白中第205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为丝氨酸,由此造成蛋白功能异常。则造成这种异常的基因突变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A.基因中插入一个碱基 B.基因中替换了一个碱基

C.基因中缺失一个碱基 D.基因中替换了一个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影响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图1为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发生的部分过程。图2 为不同温度下,该植物在光照下和黑暗中 CO2 的吸收量和释放量。

1)图 1中,高能电子 e 的最终受体是_____

2)类囊体腔中积累H+的生理意义是_____

A、为水的光解提供能量 B、形成膜内外两侧的 H+浓度差

C、为 ATP 合成提供能量 D、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

3)由图2可知,在 15℃时,该植物光合作用总速率为____mg/h,假设每天光照按 12 小时计算,则最有利于该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_

A5B15C20D30

下表为该植物发育情况不同的甲、乙两组叶片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

叶片

发育情况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

气孔相对

开放度

光合速率

新叶展开中

87

1.1

55

1.6

新叶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4)叶片甲的光合速率较低,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原因:__________

5)下列激素中,叶片甲比叶片乙在单位时间及单位面积内合成量多的是_____

A、乙烯 B、生长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与细胞分裂分化

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af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①~⑧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

1)图中,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Aa Bc Cd De

2)若图示胰岛细胞,则其合成并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依次是_______(填序号)。

3)若图示成年男性精原细胞,则其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中期时,染色体数目和c的数目分别是______

A23 1 B23 2 C46 2 D46 4

激活素A是存在于动物体内的一种分泌蛋白,它能调节细胞增殖。成肌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当细胞内激活素A增加时促进细胞增殖,反之细胞分化。另外,激活素A能调控成肌细胞内myog细胞分化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以大鼠成肌细胞L6为模型,对其进行一定浓度的外源激活素A处理,得到实验结果如图

4)据题中信息判断:促进成肌细胞分裂、抑制分化的机制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

5)成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甲细胞、经过分化形成乙细胞,请从分子层面分析甲、乙细胞的异同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租小鼠的________处理。

2)从图2可知,组与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 ,说明血清中的 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 ,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 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_______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_____天。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3 实验二结果图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_______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细菌X

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生物技术

图示三种质粒和一个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示意图。图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为显色基因。有该基因,菌落呈现蓝色;反之,菌落呈现白色。EcoRⅠ、PvuⅠ为限制酶。

1)目的基因可以用限制酶切割或________的方法获得。在片段D中,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____(用序号表示)。

2)图中能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的最理想的质粒是_____A/B/C),其他两种质粒(一般)不能作为运载体的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目的基因与最理想质粒已重组并被导入细菌。为筛选重组质粒的受体菌,至少应在通用培养基中加入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应挑选出_______ 色的菌落作进一步培养。随着科技进步,细胞工程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药物研发等领域。如: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可使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有效治疗。

4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性免疫反应。研究人员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的康复者的血液,分离其中的a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a细胞是______

A. 浆细胞 B. 记忆B细胞 C.致敏T细胞 D. 记忆T细胞

5)研究发现: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我国科学工作者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证实了多种抗体的存在、且与EVGP结合位点不同的事实。基于题中信息,请提出两种更有效治疗EV病毒患者的思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光合作用

如图表示盆架子(树名)部分光合作用过程。

1)图1所示为光合作用中的______阶段;物质B______;通常植物类囊体膜会呈现绿色,是因为______

2)图1过程能够产生ATP,下列实验处理使其能产生ATP的有______

A.破坏图中结构甲的活性,再进行光照

B.破坏植物叶绿素a的结构,再进行光照

C.向类囊体腔注入一定量的H+,但不进行光照

D.通过超声波振动,破碎类囊体的薄膜后再进行光照

O3污染会对某些植物造成毒害,影响植物生长。有人认为缺水引起的气孔关闭会减少O3进入细胞,从而降低对细胞的损害,并建议在O3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减少水分的灌溉,以提高产量。为此,科研人员以盆架子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表的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气孔导度指气孔开放程度,净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组别

O3含量(μg/L

土壤水分含量%

A

40

75

B

150

75

C

40

45

D

注:非污染地区O3的含量为40g/L

3)表中,组别D的实验条件是①____________

4)影响图2中实验结果的变量有______

5)气孔导度的变化会影响净光合速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胞间CO2浓度

B.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光合作用酶活性

C.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水分蒸发

D.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叶绿素含量

6)据题意及实验结果,阐述“在O3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减少水分灌溉以提高产量”这一建议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丙是自养生物,下列说 不正确的是

A.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初级消费者

B.种群乙在第3年时,其增长速率最大

C.种群乙在B点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种群乙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于甲的增加和丙的减少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ab)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变化.下列对两电极电位高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的电位高于b

兴奋从a点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局部电流

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的电位高于a

④b点兴奋时Na+外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