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1、2、3、4代表染色体,a、a′、b、b′代表染色单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中有四分体4个、DNA分子8个
B. 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
C. 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离后1与2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
D. 图中1与3是非同源染色体,a′与b′是姐妹染色单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小玩泥巴的孩子不容易生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其原因不可能是
A.泥巴中存在与病原微生物相同或相似的抗原
B.泥巴可刺激机体中的一种浆细胞产生多种抗休
C.泥巴中的一些成分可以引起一些轻徽的免疫反应
D.泥巴中存在一些成分使孩子体内产生一些相应的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个“神经一肌肉”接点(类似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Ach(乙酰胆碱)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机体产生的某种抗体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Ach(乙酰胆碱)与Ach受体结合,引起Na离子内流
B. ④向肌细胞质侧凹陷,形成许多皱褶,可以增大突触后膜的面积
C. ③处为组织液
D. 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疾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B. 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 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D. 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间隙中的液体是组织液
B.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神经递质一般会长时间存在突触间隙
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关于水和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某些无机盐是组成磷脂、RNA和纤维素的必须成分
B. 不同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C.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0.9%的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D. 因为Fe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所以植物缺Fe叶片会变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二倍体植物在自然情况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皆可,该植物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小组欲利用现有两纯合品种甲(红花高茎)、乙(白花矮茎)来培育红花矮茎新品种,设计了如下操作:先让甲乙进行杂交获得F1植株,再让F1植株自交得到F2,从F2中筛选出红花矮茎的植株,让其连续自交多代,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1)理论上,F2红花矮茎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F1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经过多次重复试验,发现F2中各种植株的表现型比例与理论情况不一致,结果都接近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7∶3∶1∶1。他们提出一种假设: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雄或雌配子致死。
为了验证其假设是否成立,该小组用F1植株与乙为亲本,分别进行了正反交试验并统计子代植株表现型,以子代植株中是否出现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的植株为判断标准。
正交:F1(♂)×乙(♀) 反交:F1(♀)×乙(♂)
①该表现型植株在正交后代中不出现,反交后代中出现。则假设成立,且致死的为_______(雄/雌)配子;
②若该表现型植株在正交后代中出现,反交后代中不出现。则假设成立,且致死的为_______(雄/雌)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是发生质壁分离的一个基础
D. 发生质壁分离的本质原因是水分子的渗透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