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曲线是极坐标方程式,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是参数方程是为参数).

(1)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的普通方程;

2设点,若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且,求的值.

【答案】1, ;(2)或1.

【解析】试题分析:(1)在极坐标方程是的两边分别乘以,再根据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即可得到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消去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得到直线的在普通方程;(2)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由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构造的方程.

试题解析:(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化为,可得直角坐标方程:

直线的参数方程是为参数),消去参数可得

(2)把为参数)代入方程: 化为: ,由,解得

解得.又满足实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解市民对A,B两个品牌共享单车使用情况的满意程度,分别从使用A,B两个品牌单车的市民中随机抽取了100人,对这两个品牌的单车进行评分,满分60分.根据调查,得到A品牌单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B品牌单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

根据用户的评分,定义用户对共享单车评价的“满意度指数”如下:

评分

满意度指数

(1)求对A品牌单车评价“满意度指数”为的人数;

(2)从对A,B两个品牌单车评分都在范围内的人中随机选出2人,求2人中恰有1人是A品牌单车的评分人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函数 为实常数.

(1)讨论函数的极值;

(2)当是函数的极值点时,令比较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椭圆:的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定点,是否存在过的直线,使与椭圆交于两点,且以为直径的圆过椭圆的左顶点?若存在,求出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本小题满分12分)

围建一个面积为360m2的矩形场地,要求矩形场地的一面利用旧墙(利用旧墙需维修),其它三面围墙要新建,在旧墙的对面的新墙上要留一个宽度为2m的进出口,如图所示,已知旧墙的维修费用为45/m,新墙的造价为180/m,设利用的旧墙的长度为x(单位:元)。

)将y表示为x的函数;

)试确定x,使修建此矩形场地围墙的总费用最小,并求出最小总费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正方体中,平面,垂足为H,给出下面结论:

①直线与该正方体各棱所成角相等;

②直线与该正方体各面所成角相等;

③过直线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为平行四边形;

④垂直于直线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可能为五边形,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公元2222年,有一种高危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被感染者的潜伏期可以长达10年,期间会有约0.05%的概率传染给他人,一旦发病三天内即死亡,某城市总人口约200万人,专家分析其中约有1000名传染者,为了防止疾病继续扩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决定对全市人口进行血液检测以筛选出被感染者,由于检测试剂十分昂贵且数量有限,需要将血样混合后一起检测以节约试剂,已知感染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末被感染者为阴性,另外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血样与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血样混合后检测结果为阳性,同一检测结果的血样混合后结果不发生改变.

1)若对全市人口进行平均分组,同一分组的血样将被混合到一起检测,若发现结果为阳性, 则再在该分组内逐个检测排査,设每个组个人,那么最坏情况下,需要进行多少次检测可以找到所有的被感染者?在当前方案下,若要使检测的次数尽可能少,每个分组的最优人数?

2)在(1)的检测方案中,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组来取逐一检测排査的方法并不是很好, 或可将这些组的血样再进行一次分组混合血样检测,然后再进行逐一排査,仍然考虑最坏的情况,请问两次要如何分组,使检测总次数尽可能少?

3)在(2)的检测方案中,进行了两次分组混合血样检测,仍然考虑最坏情况,若再进行若干次分组混合血样检测,是否会使检测次数更少?请给出最优的检测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边长为25cm的正方形中挖去边长为23cm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现有均匀的粒子散落在正方形中,问粒子落在中间带形区域的概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 为等边三角形, 分别是 的中点, .

(Ⅰ)求证:平面平面

(Ⅱ)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