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分别是四面体上的点,且,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面 B. 平面

C. 直线相交于同一点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得到线线平行,再得到线面平行,ABD就可以判断正误了,对于C选项根据课本定理,两个平面的交线的性质得到证明.

详解:

A :,可得到GH平行于AC,EF平行于AC,故平面得到,选项正确.

B :因为BDFH不平行,而且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故得到两直线延长后相交,可得到BD与平面EFG是相交的关系.选项不正确.

C:A选项,结合平行线的传递性得到GH平行于EF,则EFGH四点共面,且为等腰梯形,延长EHFH相交于点M,则点MFH的延长线上,故在面BCD内,同理M点也在平面ABD内,故M应该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即直线BD的延长线上,故得证.选项正确.

D:,,可得到GH平行于AC,EF平行于AC,由平行线的传递性得到,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这个题目考查的是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线面平行的判定,线线平行的判定,直线共点的判定,一般证明线面平行是从线线平行入手,通过构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中位线,梯形底边等,找到线线平行,再证线面平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李庄村某社区电费收取有以下两种方案供农户选择:

方案一每户每月收管理费2元,月用电不超过30度,每度0.4元,超过30度时,超过部分按每度0.5.

方案二不收管理费每度0.48.

1求方案一收费元与用电量(度)间的函数关系;

2小李家九月份按方案一交费34元,问小李家该月用电多少度?

3)小李家月用电量在什么范围时,选择方案一比选择方案二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传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原本是东海海底的一枚“定海神针”.作为兵器,“如意金箍棒”威力巨大,且只有孙悟空能让其大小随意变化。假定孙悟空在使用“如意金箍棒”与各路妖怪打斗时,都将其变化为底面半径为4至10之间的圆柱体。现假定孙悟空刚与一妖怪打斗完毕,并降伏了此妖怪,此时“如意金箍棒”的底面半径为10,长度为.在此基础上,孙悟空使“如意金箍棒”的底面半径以每秒1匀速缩短,同时长度以每秒40匀速增长,且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当“如意金箍棒”的底面半径为8时,其体积最大.

(1)求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如意金箍棒”的体积随时间(秒)变化的解析式,并求出其定义域;

(2)假设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孙悟空在“如意金箍棒”体积最小时,将其定型,准备迎战下一个妖怪。求此时“如意金箍棒”的底面半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圆和抛物线,圆与抛物线的准线交于两点,的面积为,其中的焦点.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不过原点的动直线交该抛物线于两点,且满足,设点为圆上任意一动点,求当动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时直线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四棱锥中,底面是平行四边形,,且底面.

(1)证明:平面平面

(2)若二面角,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 的图象如图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方程有且仅有个根;②方程有且仅有个根;

③方程有且仅有个根;④方程有且仅有个根;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圆和抛物线,圆与抛物线的准线交于两点,的面积为,其中的焦点.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不过原点的动直线交该抛物线于两点,且满足,设点为圆上任意一动点,求当动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时直线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在参赛前的训练中击中10环以上的次数统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射击次数

10

20

50

100

200

500

甲击中10环以上的次数

9

17

44

92

179

450

甲击中10环以上的频率

射击次数

10

20

50

100

200

500

乙击中10环以上的次数

8

19

44

93

177

453

乙击中10环以上的频率

1)分别计算出两位运动员击中10环以上的频率;

2)根据(l)中的计算结果预测两位运动员在比赛时击中10环以上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函数为奇函数,且,其中.

(1)求的值.

(2)若,求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