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奥运会中,运动员参加200米比赛,2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0m/sB.11m/sC.8m/sD.12m/s

【答案】C

【解析】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200m比赛中有一段是弯道,因此位移小于200m,用时间20s,因此平均速度小于10m/s,从答案中选,只可能为8m/s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很好的解释了粒子散射实验中的现象

B. 电子穿过晶体时会产生衍射图样,这证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

C. 借助于能量子的假说,爱因斯坦得出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非常好

D. 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射线和射线都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M0.5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0.245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的木板左端,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质量m00.005kg的子弹以速度u0300ms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块并留在其中,木板足够长,g10ms2。求:

1)物块的最大速度v1

2)木板的最大速度v2

3)物块相对木板滑行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

)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打下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

用打点计时器形容物体运动时,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______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沿高度为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v0滑下,另一质量与A相同的小球B自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落下,结果两球同时落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对两球做的功不等

B. 落地前的瞬间A球的速度等于B球的速度

C. 落地前的瞬间A球重力的瞬时功率大于B球重力的瞬时功率

D. 两球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列车A的制动性能经测定,当它以标准速度V0=20m/s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制动后需x=400m才停下.现列车A正以V0=20m/s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由于信号系统故障,司机发现前方S1=200m处一货车B正以VB=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于是立即刹车制动,求:

1两车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要求列式)

2A车在前以V1=10m/s的速度刹车制动,在它后面S1=20m处旁边车道有一货车B正以VB=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12m/s39m/s B. 8m/s38m/s

C. 12m/s19.5m/s D. 8m/s1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带电荷量为q=+5.0×10-8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3.0×10—6J.已知B点的电势为UB=20V.求:(1)A、B间的电势差;(2)A点的电势;

(3)q从A到B的电势能变化;

(4)将q/=-5.0x10—8C的点电荷放在A点时它的电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P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记下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

 

(1) 改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伸橡皮筋记下两个分力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图中两处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纠正错误后记下两分力F1F2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乙所示用力的图示法在纸上画出表示三个力的箭头以及表示F1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F’由图可得F1F2的合力F_______N.图中F1F2合力的理论值和实验值中一定与PO共线的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 在图乙中表示F的线段不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上述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