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交流电源、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大小合适的铁质重锤
B.体积较大的木质重锤
C.刻度尺
D.游标卡尺
E.秒表
② 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15所示(其中一段纸带图中未画出)。图中O点为打出的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的点A、B、C、D、E、F、G作为计数点。其中测出D、E、F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0.02s。由此可计算出物体下落到E点时的瞬时速度vE =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关于此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该误差
D.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
④某同学在纸带上选取计数点后,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并计算出打相应计数点时重锤的速度v,通过描绘v2-h图像去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若实验中重锤所受阻力不可忽略,且阻力大小保持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合理的v2-h图像是下图中的哪一个____。(填选填图下对应的字母)
A.B.
C.D.
⑤若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地表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其所受的引力。地表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已知若以无穷远处为引力势能零点,距离为r的两个质点M、m之间的引力势能为,这一结论可以适用于匀质球体与其外质点,此时r为球心与质点之间的距离。请论证:本实验中的重锤在下落高度为h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其(与地球共有的)引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
【答案】AC 3.04 BD A 证明过程见解析;
【解析】
①[1] 实验中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重锤选择合适的铁质重锤.需要测量某点的瞬时速度,则需测量点迹间的距离,所以还需刻度尺.打点计时器就是记录时间的器材,所以不需要秒表,实验中不需要游标卡尺.故选:AC.
②[2]E点的瞬时速度为:
=3.04m/s;
③[3] 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这个误差是系统误差,无法避免,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故选BD.
④[4] 若机械能守恒,有
则
可知图线为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故选A.
⑤[5]地球可视为匀质球体,重锤质量设为m,地球质量设为M,
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引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因为h<<R,所以
不考虑地球自转,在地表附近,近似有
故,本实验中的重锤在下落高度为h的过程中,对应的重力势能变化量减少量等于其(与地球共有的)引力势能的减少量。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组同学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且组装完成。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关于图甲中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的是___________;
A.打点计时器应该固定在长木板的最左端
B.打点计时器不应该使用干电池,应使用交流电源
C.应该将木板右端垫起合适的高度,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D.小车初始应该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
(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沙和沙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沙和沙桶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车质量时,才可以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的大小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大小;
A.远大于 B.远小于 C.接近 D.小于
(4)另一组同学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某次实验使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得到的纸带如图丙所示,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m/s2,打点D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有一长木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上固定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下面固定一个光滑的小球,如图所示,木板固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由静止释放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斜面的高为h,底边长为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稳定后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B. 稳定后弹簧仍处于拉伸状态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倾角为的斜面体
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
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F
B. 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
C.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0
D.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规定无穷远处电势 为零。下列关于x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为零
B. O点的电场强度最大,电势最高
C. 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电势降低
D. 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电势先减小后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历史是物理学中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家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开普勒在第谷留下的浩繁的观测数据中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①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②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③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利用数学工具和开普勒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时,虽未得到万有引力常量G的具体值,但在不停的思考中猜想到:拉住月球使它围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是否都是地球的引力,并且都与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遵循统一的规律--平方反比规律?牛顿给出了著名的“月地检验”方案:他认为月球绕地球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首先从运动学的角度计算出了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n1;他又从动力学的角度计算出了物体在月球轨道上的向心加速度an2。他认为可以通过比较两个加速度的计算结果是否一致验证遵循统一规律的猜想。
(1)牛顿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严谨而繁琐,中学阶段可以借鉴牛顿的思想(即从运动角度推理物体的受力)由简化的模型得到。若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半径为 r,行星质量为 m ,太阳质量为 M,请你结合开普勒定律、圆周运动、牛顿定律等知识,证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它们距离平方成反比,即:。
(2)牛顿时代已知如下数据: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地球半径R、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60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a.请你分别从运动学的角度和动力学的角度推导出“月地检验”中的两个加速度an1、an2的大小表达式;
b.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T=2.4×106s,地球半径约为R=6.4×106m,计算时可取g≈π2 m/s2。结合题中的已知条件,求上述两个加速度大小的比值an1/an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点在O点位置。质量为m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距O点右方x0的P点处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将弹簧右端压到O′点位置后,A又被弹簧弹回。A离开弹簧后,恰好回到P点。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物块A从O点O′点O点的过程,弹簧弹力所做的功W弹;
(2)求物块A从P点出发又回到P点的全过程,摩擦力所做的功Wf;
(3)如图乙所示,若将另一个物块B(可视为质点)与弹簧右端拴接,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μ,将A放在B右边,向左缓慢推A,使弹簧右端压缩到O′点位置,然后从静止释放,若B的质量M在“合适”的范围内取不同的值,A、B都可以共同滑行一段距离后分离。若M在“合适”的范围内取值变大,A、B的分离位置会变化吗?给出结论并论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高分四号”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关于“高分四号”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分四号”卫星可定位在钓鱼岛正上方,遥感观测附近海洋上的航母
B.“高分四号”卫星比“神舟十号”近地环绕飞船运行高度低
C.“高分四号”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
D.“高分四号”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竖直面上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底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与导轨接触良好的金属棒况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导轨、导线和金属棒M的电阻忽略不计,匀强磁场B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外。现将金属棒M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棒M释放瞬间受三个力
B.金属棒M受到弹簧的拉力和重力第一次大小相等时,电路中电流最大
C.金属棒JW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从Q到P
D.金属棒JW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总热量小于金属棒M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