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了确定一个标有“3.8V,0.3A”的小灯泡的电阻,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小明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量,测量结果R1=2Ω;小华同学由计算可得其阻值R2≈13Ω。小明同学的操作过程无误,但R1和R2存在明显差异。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同学的方法错误,因为测量时没有电流通过小灯泡
B. 小华同学的方法错误,因为小灯泡的电阻不能用来计算
C. 两位同学的方法都正确,因为多用电表的欧姆档的精确度不够
D. 两位同学的方法都正确,因为小灯泡的工作状态不同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对测量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由可知,T一定时,g与l成正比
B.由可知,l一定时,g与T2成反比
C.单摆的振动周期T和摆长l可用实验测定,由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②若测量结果得到的g值偏大,可能是因为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组装单摆时,选择的摆球质量偏大
B.测量摆长时,将悬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C.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
③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处理。
组次 | 1 | 2 | 3 | 4 | 5 | 6 |
摆长l/ cm | 40.00 | 50.00 | 60.00 | 80.00 | 100.00 | 120.00 |
50次全振动时t/s | 63.0 | 74.0 | 77.5 | 89.5 | 100.0 | 109.5 |
周期T/s | 1.26 | 1.48 | 1.55 | 1.79 | 2.19 | |
周期的平方T2/s2 | 1.59 | 2.01 | 2.40 | 3.20 | 4.80 |
请计算第5组实验中的T2=____________ s2。
④将上表数据输入计算机,可得到右图所示的l-T2图像,图线经过坐标原点,斜率k=0.25m/s2。由此求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π2=9.87,此空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在测定电容器电容值的实验中,将电容器、电压传感器、阻值为3k的电阻R、电源、单刀双掷开关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进行连接。先使开关S与1端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充电完毕后把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放电,直至放电完毕。实验得到的与电压传感器相连接的计算机所记录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u-t曲线如图乙所示,图丙为由计算机对图乙进行数据处理后记录了“峰值”及曲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图。
①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观察图乙可知: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方向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大小都随时间____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
②该电容器的电容值为____________F;(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某同学认为:仍利用上述装置,将电压传感器从电阻两端改接在电容器的两端,也可以测出电容器的电容值。请你分析并说明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带有孔的小球A套在粗糙的倾斜直杆上,与正下方的小球B通过轻绳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给小球B施加水平力F使其缓慢上升,直到小球A刚要滑动.在此过程中( )
A. 水平力F的大小不变
B. 杆对小球A的支持力不变
C. 轻绳对小球B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D. 杆对小球A的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当一定量的气体吸热时,其内能可能减小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
C.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D.当液体与大气接触时,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所受其他分子作用力的合力总是指向液体内部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的温度有关
【答案】ADE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如果气体吸热少而对外做功多,则内能可能减小,故选项A正确;温度高低反映的是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故选项B错误;微观的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与物体宏观的运动状态无关,故选项C错误;由液体的表面张力可知,选项D正确;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可知,选项E正确.
【题型】填空题
【结束】
129
【题目】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圆筒由上段细筒和下段粗筒组成,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的4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A、B两轻质光滑活塞间封有空气,活塞A上方有水银.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使之处于静止状态,活塞A上方的水银面与粗筒上端相平,当气体温度为20℃时,水银深H=10 cm,气柱长L=20 cm,大气压强p0=75 cmHg.现保持温度不变,使活塞B缓慢上移,直到水银的一半被推入细筒中.
①求活塞B移动后筒内气体的压强;
②求活塞B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此时保持活塞B位置不变,改变气体温度,让A上方的水银刚好全部进入细筒内,则气体的温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高度约为km,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轨道卫星的周期一定小于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
B. 中轨道卫星的加速度一定小于静止轨道卫星的加速度
C. 中轨道卫星的动能一定小于静止轨道卫星的动能
D. 中轨道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一定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O点为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直径MN与屏X1X2垂直,半径OO′与屏X1X2平行,∠P1OM=∠P2OM=45°,玻璃对可见光的全反射临界角C<45°,不考虑光在玻璃中的多次反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紫光沿P1O方向射入玻璃砖,则在屏上会形成两个光斑
B.若红光沿P1O方向射入玻璃砖,则在屏上只会形成一个光斑
C.若紫光沿P2O方向射入玻璃砖,则在屏上只会形成一个光斑
D.红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比紫光的快
E.红光在玻璃砖中的波长比紫光的长
【答案】BDE
【解析】入射角。若红光或紫光沿P1O方向射入玻璃砖,在MN界面发生全反射而不发生折射,则在屏上只能形成一个光斑,选项B正确,A错误;若紫光沿P2O方向射入玻璃砖,在MN界面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则在屏上会形成两个光斑,选项C错误;红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比紫光的快,选项D正确;红光的频率比紫光的小,由
知红光在玻璃砖中的波长比紫光的长,选项E正确.
【题型】填空题
【结束】
131
【题目】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R=0.1m、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为f=5.0×1014Hz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BC传播,在玻璃球表面的C点经折射进入小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D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COD=120°,玻璃球对该激光束的折射率为.求:
①此激光束在真空中的波长;
②此激光束进入玻璃时的入射角α;
③此激光束穿越玻璃球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个长直轻杆两端分别固定小球A和B,两球质量均为m,两球半径忽略不计,杆的长度为L.先将杆竖直靠放在竖直墙上,轻轻拨动小球B,使小球B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滑动,当小球A沿墙下滑距离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一切摩擦)
A. 杆对小球A做功为mgL
B. 小球A和B的速度都为
C. 小球A、B的速度分别为和
D. 杆与小球A和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了m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嫦娥工程分为三期,简称“绕、落、回”三步走。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是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该卫星先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再经变轨后成功落月。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B. “嫦娥三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大小为
C.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D. 在月球上发射月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实线为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是以正点电荷为中心的圆,M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N点在虚线上。若将一试探正点电荷沿逆时针方向从M点经虚线移动到N点,则( )
A. 电荷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
B. 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不变
C. 电荷将克服电场力做功
D. 电荷的电势能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