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在与水平面成θ=30°的斜面上固定两根等长的光滑直导轨AB、CD,其下端A、C的间距为L,在其上端交点处接入一阻值为R的电阻(视为质点),整个装置置于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中。现让一长度也为L的导体棒从AC处以初速度v0沿垂直AC的方向向上运动,到AB、CD的中点处时恰好停下,且在此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为导体棒初动能的一半。已知导体棒的质量为m,导体棒和导轨阻值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导体棒刚开始运动时,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
(2)导体棒运动过程中,通过电阻的电荷量。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离地4h的平台边缘放一个小球A,在其左侧有一个摆球B,当B球从离平台h高处由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时,恰能与A球发生正碰撞,使A球水平抛出,若A球落地时距离平台边缘4h,B球碰撞后能上升到离平台的高度,求
(1)碰撞后A球水平抛出时的速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A、B两球的质量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视为质点)从H=12 m高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弯曲轨道AB,进入半径R=4 m的竖直圆环内侧,且与圆环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当到达圆环顶点C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然后沿CB圆弧滑下,进入光滑弧形轨道BD,到达高度为h的D点时速度为零,则h的值可能为
A.10 mB.9.5 mC.8.5 mD.8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速度v0=7m/s时,在其最右端轻轻放上一与木板质量相同的小铁块。已知小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整个过程小铁块没有从长木板上掉下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
(1)小铁块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
(2)小铁块与长木板都停止运动后,小铁块离长木板最右端的距离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长度足够长、宽度都为d=5cm的区域ABCD、CDFG内,有分别垂直纸面向里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33T。竖直边界EF右方存在范围足够大的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200N/C。现有质量m=6.67×10-27kg、电荷量q=3.2×10-19C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O点沿x轴射入磁场,射入时的速度大小为v=1.6×106m/s,则( )
A.粒子最后回到原出发点O
B.粒子运动的总时间为()s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位移为0.1m
D.粒子运动的总路程为()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椭圆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km,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km,在该处其加速度大小为a1;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运行在高度约为35786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其加速度大小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表面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根据需要,东方红二号可以通过井冈山的正上方
C.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小于11.2km/s
D.若要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高度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需让其在通过近地点时减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量某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的电阻率,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G,内阻Rg=100Ω,满偏电流=5mA
B.电流表A,内阻约为10Ω,量程为100mA
C.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D.电阻箱R0(0-9999.99Ω,0.5A)
E.滑动变阻器R(5Ω,1A)
F.电池组E(电动势为5V,内阻不计)
G.一个开关S和导线若干
(1)多用电表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当用“×10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说明电阻较_____(填“大”或“小”),应该换为_______档,并重新进行__________,测量时指针静止时位置如甲所示;
(2)把电流表G与电阻箱并联改装成量程为5V的电压表,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R0=_______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请用改装好的电压表设计一个电路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Rx的阻值,请根据提供的器材和实验需要,将图2中电路图补充完整;
(_______)
(4)电阻率的计算:测得电阻丝的长度为L,电阻丝的直径为d,电路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位置,电流表G的示数为,电流表A的示数为
,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母符号(各量不允许代入数值),写出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探究小组准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如下:
待测电源(电动势约2V);
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Ω);
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Ω);
定值电阻R1(阻值为4.5kΩ)
电流表G(量程为400μA,内阻Rg=500Ω)
开关S,导线若干.
(1)图甲中将定值电阻R1和电流表G串联,相当于把电流表G改装成了一个量程为_____V的电压表;
(2)闭合开关,多次调节电阻箱,并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和电流表G的示数I;
(3)分别用E和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 和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4)以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探究小组作出
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该图像求得电源的内阻r=0.50Ω,则其电动势E=______V(保留两位有效小数);
(5)该实验测得的电动势与真实值
相比,理论上
______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为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多用电表的电路原理图。他们选用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g=10mA的电流表、标识不清电源,以及由定值电阻、导线、滑动变阻器等组装好的多用电表。当选择开关接“3”时为量程250V的电压表。该多用电表表盘如图乙所示,下排刻度均匀,上排刻度线对应数值还没有及时标出。
(1)其中电阻R2=_____Ω。
(2)选择开关接“1”时,两表笔接入待测电路,若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其读数为________mA。
(3)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电阻箱,利用组装好的多用电表设计了如下从“校”到“测”的实验:
①将选择开关接“2”,红黑表笔短接,调节R1的阻值使电表指针满偏;
②将多用电表红黑表笔与电阻箱相连,调节电阻箱使多用电表指针指在电表刻度盘中央C处,此时电阻箱如图丙所示,则C处刻度线的标注值应为____。
③用待测电阻Rx代替电阻箱接入两表笔之间,表盘指针依旧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计算可知待测电阻约为Rx=____Ω。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④小组成员拿来一块电压表,将两表笔分别触碰电压表的两接线柱,其中______表笔(填“红”或“黑”)接电压表的正接线柱,该电压表示数为1.45V,可以推知该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