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Umsinωt,副线圈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V1V2是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分别用U1U2表示;A1A2是理想交流电流表,示数分别用I1I2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I1I2表示电流的瞬间值

B. U1U2表示电压的最大值

C. 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U2不变、I1变大

D. 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U2变小、I1变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I1I2表示电流的有效值,A错误;U1U2表示电压的有效值,B错误;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只与输入电压和匝数有关,所以U2不变,总电阻减小,那么副线圈的电流I2变大,因此原线圈的电流I1也变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可以使汽车的动能发生改变,下列有关汽车动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

B.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

C.质量减半,速度增大为原来的4倍,动能变为原来的8倍

D.速度减半,质量增大为原来的4倍,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快乐大冲关”节目中某个环节的示意图。参与游戏的选手会遇到一个人造山谷OABOA是高h=3 m的竖直峭壁,AB是以O点为圆心的弧形坡,∠AOB=60°,B点右侧是一段水平跑道。选手可以自O点借助绳索降到A点后再爬上跑道,但身体素质好的选手会选择自A点直接跃上跑道。选手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若选手以速度v0水平跳出后,能跳在水平跑道上,求v0的最小值;

(2)若选手以速度v1=4 m/s水平跳出,求该选手在空中的运动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ACBD悬挂一薄板,使之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薄板的重心一定在ACBD的延长线的交点处

B. BD的拉力大于AC的拉力

C. 剪断BD瞬间,薄板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BD斜向下

D. 若保持AC位置不变,缓慢移动BD至竖直方向,则AC的拉力一直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掉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B.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与下落时处于失重状态

C.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 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半径为r的圆弧形光滑金属导轨置于沿圆弧径向的磁场中,磁场所在的平面与轨道平面垂直。导轨间距为L,一端接有电阻R,导轨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将一质量为m的金属导体棒PQ从图示位置(导轨的半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由静止释放,导轨及金属棒电阻均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导体棒PQ有可能回到初始位置

B. 导体棒PQ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

C. 导体棒PQ从静止到最终达到稳定状态,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D. 导体棒PQ由静止释放到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直角坐标系xoy中,A(-0.3, 0)Cx轴上的两点,P点的坐标为(0, 0.3)。在第二象限内以D(-0.3, 0.3)为圆心,0.3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分布着方向垂直xoy平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1T的匀强磁场;在第一象限三角形OPC之外的区域,分布着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现有大量质量为m=3×10-9kg、电荷量为q=1×10-4C的相同粒子,从A点平行xoy平面以相同速率,沿不同方向射向磁场区域,其中沿AD方向射入的粒子恰好从P点进入电场,经电场后恰好通过C点。已知α=37,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重力,求:

(1)粒子的初速度大小和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粒子穿越x正半轴的最大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_______(填交流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______。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电压为________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质点代替实际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B.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类比法

C. 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 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及正压力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