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A. 如为位移-时间图象,则甲的速度总比乙大

B. 如为位移-时间图象,甲经过的位移比乙大

C. 如为速度-时间图象,甲经过的位移比乙大

D. 如为速度-时间图象,甲、乙均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C

【解析】

A.如为位移-时间图象,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知甲的速度先比乙大、再与乙相等,后比乙小。故A错误。

B.如为位移-时间图象,在0-t1时间内,甲、乙经过的位移相等,故B错误。

C.如为速度-时间图象,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在0-t1时间内,甲经过的位移比乙大,故C正确。

D.如为速度-时间图象,甲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故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地面上固定有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凹槽,O为圆心、AB为水平直径、现将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处以初速度v1水平抛出后恰好落到D点:若将该小球从A处以初速度v2水平抛出后恰好落到C点,CD两点等高,O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1v2l4

B. 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到凹槽上的过程中,其两次的动量变化量相同

C. 小球落在凹槽上时,其两次的重力的瞬时功率不同

D. 小球落到C点时,速度方向可能与该处凹槽切面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知道: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其数值在不同的区域是有差异的.为了测得天门外国语学校区域的该值,李游和袁樱两位同学决定尝试做一下这个实验.他们的实验设计是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实验中,他们分工合作,李游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袁樱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时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s1帧照片.

(1)若要从所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能完成该实验,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天平 B.秒表 C.光电门 D.米尺

2)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帧照片上小球的位置xyz得到xy=24.5cmxz=58.8cm,则该区域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用半径相同的12两球的碰撞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质量为m11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S由静止开始滚下,进入水平轨道后,从轨道末端水平抛出,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复写纸上,在下面的白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质量为m22球放在水平轨道末端,让1球仍从位置S由静止滚下,1球和2球碰撞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10次。MPN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未放2球时,1球的落点是P点,O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如图乙所示。

1)在这个实验中,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两个小球的质量应满足m1___m2(选填“<”“=”);

2)关于本实验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如果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每次的落点一定是重合的

B.重复操作时发现小球的落点并不重合,说明实验操作中出现了错误

C.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10个落点圈起来,这个圆的圆心可视为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D.仅调节斜槽上固定位置S,它的位置越低,线段OP的长度越大

3)本实验中除了要测量OPOMON的值以外,其他必须要测量的物理量,以下正确的有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必须测量小球1的质量m1和小球2的质量m2

B必须测量小球1开始释放的高度h

C必须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必须测量小球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

4)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Am1OP=m1OM+m2ON Bm1OM=m1OP+m2ON

Cm1ON=m1OM+m2OP Dm1OP=m1ON+m2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球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同向运动,当乙在前方2m时,甲球以1m/s的速度匀速追赶乙球,而乙球此时的速度为1.5m/s,并以0.5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求:

1)甲球追上乙球之前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

2)甲球与乙球相遇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取一个铜质小球置于圆形玻璃器中心,将麻油和头发碎屑置于玻璃器皿内拌匀,用起电机使铜球带电时,铜球周围的头发碎屑会呈现如图所示的发散状图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散状的黑线是电场线

B. 黑线密集处电场强度较大

C. 沿着黑线发散方向上电势逐渐降低

D. 若释放一带电质点,其运动轨迹一定与黑线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质量均为M的两重物AB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重物A下方连接纸带,纸带穿过固定在铁架台上的打点计时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在重物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的钩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重物B.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其部分计数点的点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标出。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可计算出重物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改变钩码的质量m,重做该实验。该同学根据多组实验数据得出重物A的加速度与钩码所受的重力关系的如图丙图象所示,得到了一段直线图线,则该实验满足m_____M(选填远大于接近于远小于)。该直线的斜率k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行驶,以0时刻为计时起点,此时乙车在甲车前s0处,两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两车图像所夹面积为s.关于两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t0时刻两车一定相遇

B. 0~t0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

C. s小于s0,两车一定可以相遇两次

D. s大于s0,两车一定可以相遇两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嫦娥奔月梦想的实现,我国不断刷新深空探测的中国高度。嫦娥卫星整个飞行过程可分为三个轨道段:绕地飞行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绕月飞行轨道段。我们用图所示的模型来简化描绘嫦娥卫星飞行过程,假设调相轨道和绕月轨道的半长轴分别为ab,公转周期分别为T1T2。关于嫦娥卫星飞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嫦娥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应不小于11.2km/s

B.

C. 从调相轨道切入到地月转移轨道时,卫星在P点必须加速

D. 从地月转移轨道切入到绕月轨道时,卫星在Q点必须加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