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静止置于水平地面的一物体质量为m=57 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3,在F=287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由此可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第5个7秒内的位移与第11个3秒内的位移比为(  )

A.2∶1B.1∶2
C.7∶3D.3∶7

C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水平方向受到水平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作用而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第1s内的位移为x,
根据位移公式得知,物体在第1个7秒内的位移为,第1个3秒内的位移为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知,第5个7秒内的位移为
第11个3秒内的位移为
所以第5个7秒内的位移与第11个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故选C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比例法解决运动学问题的能力.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要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恰当运用可提高做题的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单选)一个静止的物体,在0~4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所产生的加速度a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物体在(    )

A.0~4 s时间内做匀变速运动
B.第2 s末位移改变方向
C.0~4 s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不变
D.0~2 s 时间内位移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90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80 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54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33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A.0.2s B.0.4 s C.0.5 s D.0.7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大庆市的道路建设飞速发展,路况很好,致使有些司机开车时超速,为了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交警部门经常在有些路段设置移动测速车,对超速车辆进行抓拍,控制超速行为,如图为某条路面上的一辆测速车,某条路面的限速60km/h,(不超过10%都不违章,一般以18m/s为标准),测速车信号有效范围为200m以内,当车进入有效范围时能被测到当时车速,并拍照,如示意图所示,当某辆超速轿车以108km/h向着测速车行驶,在距离测速车300m处发现测速车,开始刹车,设反应时间内车匀速运动,刹车时可以认为是匀减速运动,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反应时间分别是多少可以不被测到超速(  )

A.当加速度为3.1 m/s2 ,反应时间是0.2s时可以不被测到超速
B.当加速度为3.1 m/s2 ,反应时间是0.3s时可以不被测到超速
C.当加速度为3.2 m/s2 ,反应时间是0.5s时可以不被测到超速
D.当加速度小于2.88 m/s2 ,无论反应时间是多少都能被测到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20 m/s2            B.10 m/s2                   C.5 m/s2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一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受空气阻力,则物体

A.刚抛出时的加速度最大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降时间D.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总功等于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滑块以某一速度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时,其速度恰好减为零.若设斜面全长L,滑块通过最初L所需时间为t,则滑块从斜面底端到顶端所用的时间为(  )

A.t B.t C.t D.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两光滑斜面在B处链接,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m/s和4m/s,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问答题

(8分)1280年到1340年期间,英国牛津梅尔敦学院的数学家们发现了重要的“梅尔敦定理”:如果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增加的,那么,它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试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证明“梅尔敦定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