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浸润液体在细管中能上升

B. 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能下降

C. 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是毛细现象

D. 水对荷叶表面不浸润

【答案】ABD

【解析】

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上升,高于管外。故A正确;毛细管插入不浸润液体中,管内液体下降,低于管外的现象。故B正确;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是不浸润现象,选项C错误;水对荷叶表面不浸润,选项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辆汽车均以并肩行驶,有关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

B.如观察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

C.如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

D.如以向东行驶的乙车为参考系,突然刹车的甲车往西行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微观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微观的角度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统计规律

B. 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C. 有的自然过程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有的自然过程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D. 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周期不变B.频率不变C.角速度不变D.线速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电势能分别为EpAEp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子一定从AB运动

B. aA>aB,则Q靠近M端且为正电荷

C. 无论Q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pA<EpB

D. B点电势可能高于A点电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C是质量可调的砝码,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实验中该同学在砝码总质量(m+m′=m0)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mm′的大小,测出不同m下系统的加速度,然后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就可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该同学手中有打点计时器、纸带、10个质量均为100克的砝码、滑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为了完成本实验,得到所要测量的物理量,还应有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天平 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2所示,从清晰的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中间4个点没画出),分别记为ABCDEF,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为OA=1.61cmOB=4.02cmOC=7.26

cmOD=11.30cmOE=16.14cmOF=21.80cm,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则由此纸带可得到打E点时滑块的速度v= m/s,此次实验滑块的加速度a=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该同学以m为横轴,以系统的加速度a为纵轴,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图线,结合本实验可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他是一个探索者把宇宙想象为一个机械装置,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转动并保持平衡。”这位“探索者”应是

A. 牛顿

B. 伽利略

C. 达尔文

D. 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斜面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轻弹簧将物块B拴在挡板上,在物块B上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F,整个系统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B与斜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 弹簧的弹力一定沿斜面向下

C. 地面对斜面体A的摩擦力一定水平向左

D. 若增大推力,则弹簧弹力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竖直悬挂的轻弹簧下连接一个小球,用手托起小球,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如图所示.则迅速放手后(  )

A. 小球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B. 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速度达到最大

C. 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加速度等于g

D. 小球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大于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