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就像鲤鱼一样,我们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见的东西。
B.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不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
C.然而,就那么几秒钟,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对于别的鲤鱼,这真是一个奇迹。
D.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

【答案】D
【解析】A.“包含有”重复赘余。B.多重否定不当,造成不合逻辑。C.搭配不完整,应为“对于别的鲤鱼而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上,有两个质量、电荷量均相等的正、负离子(不计重力),从O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中,射入方向均与边界成θ角,则正、负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运动的轨道半径不同

B. 重新回到磁场边界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C. 运动的时间相同

D. 重新回到磁场边界的位置与O点距离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原子核、原子核的衰变、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核聚变

C衰变成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

D发生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一个可乘十多个人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已知座舱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75m,当落到离地面30m的位置时开始制动,座舱均匀减速。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座舱下落的最大速度;

2求座舱下落的总时间;

3若座舱中某人用手托着重30N的铅球,求座舱下落过程中球对手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B.由于不能理解在看不见的水面上存在的水波,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
C.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
D.我们把整整一个圣诞假日花费在这条50码长的线路上(1码=0.91米),缠绕和安装笨重的线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满偏电流为100 的电流表内阻约1000Ω,可供选择器材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kΩ;

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9Ω,

电池E,电动势90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 填“R1”或“R2

2保持开关S1闭合,S2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使得电流表满偏再闭合S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得电流表半偏如果电阻箱R′的示数为995Ω,则待测电流表的内阻Rg= Ω,且测量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3若要把该电流表改装成3V的电压表,应串联 Ω的电阻;现要校准该改装后的电压表使用乙图中的实验器材能满足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电路把实物图连上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所示,假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c 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

A. 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 路面内外侧一样高

C. 车速只要低于v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D. 车速虽然高于v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安装在绝缘支架上的金属体,其中C球带正电,AB两个完全相同的枕形导体不带电。

试问:(1)如何使AB都带等量正电?

2)如何使AB都带等量负电?

3)如何使A带负电B带等量的正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近年我国的高速公路网发展迅猛.在高速公路转弯处,采用外高内低的斜坡式弯道,可使车辆通过弯道时不必大幅减速,从而提高通过能力且节约燃料.若某处这样的弯道为半径r=100m的水平圆弧,其横截面如图所示.tanθ=0.4,取g=10m/s2=3.36

1)求最佳通过速度,即不出现侧向摩擦力的速度

2)若侧向动摩擦因数μ=0.5,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最大通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