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光滑平板,其左边固定一挡板,一轻质弹簧将挡板和一条形磁铁连接起来,此时台秤读数为F1,现在磁铁上方中心偏左位置固定一通电导线,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在加上电流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台秤读数为F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F1>F2

B. F1<F2

C. 弹簧长度将变长

D. 弹簧长度将变短

【答案】AD

【解析】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可以用左手定则判断;长直导线是固定不动的,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得出导线给磁铁的反作用力方向

磁铁的磁感线在它的外部是从N极到S极,因为长直导线在磁铁的中心偏左位置,所以此处的磁感线是斜向右上的,电流的方向垂直与纸面向里,根据左手定则,导线受磁铁给的安培力方向是斜向右下,

长直导线是固定不动的,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导线给磁铁的反作用力方向就是斜向左上的;

导线给磁铁的反作用力方向就是斜向左上的,将这个力在水平和竖直分解,因此光滑平板对磁铁支持力减小

由于在水平向左产生分力,所以弹簧产生压缩,弹簧长度将变短。

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______是力F1F2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力F1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选填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4)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下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________

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方向的是________图中________F1、F2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合力的实验值.

(3)(多选)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

B.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使拉力F1F2的夹角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50 Hz的低压________ (填交流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填插孔限位孔),并压在________(填白纸复写纸)下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6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______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且 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由最上端滑到最下端,若电压表V1、V2、电流表A的读数改变量的大小分别用 表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电源的发热功率先减小,再增大

D. 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再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质点的x﹣t图中的一段.从图中所给的数据可以确定(

A.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图线上P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大于2m/s

B.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图线上P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等于2m/s

C.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图线上A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小于2m/s

D.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图线上B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大于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2m,以2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现将一小物块以3m/s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冲上传送带。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g10m/s2,则小物块运动至传送带右端B点所用的时间是

A. 0.5s B. 0.9s C. 1.2s D. 1.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ab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各物理量变化情况为  

A. 电流表的读数逐渐减小

B. 的功率逐渐增大

C. 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 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的改变量的比值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有与公路平行的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 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为v15 m/s,假设汽车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0 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B. 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5 m/s

C. 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需的时间为20 s

D. 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2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