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平行板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


  1. A.
    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2. B.
    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3. C.
    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4. D.
    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AD
分析:带电小球受到重力、电场力和细线的拉力而平衡,电场力越大,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根据电容器电容定义式、平行板电容器的公式以及电压与电场强度关系公式U=Ed对各种变化中电场强度进行分析,得到电场强度的变化情况,最后判断电场力变化情况和偏转角θ变化情况.
解答:A、B、保持S闭合,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不变;故电场强度为,当A板向B板靠近时,电场强度变大,电场力变大,故θ变大,故A正确,B错误;
C、D、断开S,电容器带电量Q不变,根据电容器电容定义式、平行板电容器的公式以及电压与电场强度关系公式U=Ed,得到:,故电场强度与两极板距离d无关,故将A板向B板靠近,电场强度不变,电场力不变,故倾角θ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1)电键闭合时,电容器电压不变;电键断开时,电容器电量不变;(2)对电容器电量不变情况,根据电容器电容定义式、平行板电容器的公式以及电压与电场强度关系公式U=Ed推导出电场强度的表达式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C、D为四个平行正对的金属板,其中B板和C板上开有小孔,分别与两个电源相连,B和A两板间的电压为U,C和D两板间电压为2U,从靠近A板的F处释放出一个无初速度的电子,电荷量为e.关于电子的运动,下列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广元模拟)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定值电阻为R1,滑动变阻器总值为R2,置于真空中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处在电容器中的油滴A恰好静止不动,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中点位置.
(1)求此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2)求该油滴的电性以及油滴所带电荷量q与质量m的比值;
(3)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迅速向上滑到某位置,使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变化了Q1,油滴运动时间为t,再将滑片从该位置迅速向下滑动到另一位置,使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又变化了Q2,当油滴又运动了2t的时间,恰好回到原来的静止位置.设油滴在运动过程中未与极板接触,滑动变阻器滑动所用时间与电容器充电、放电所用时间均忽略不计.求:Q1与Q2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从子弹射向木块到木块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苏州二模)处在激发态的氢原子向能量较低的状态跃迁时会发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光,称为氢光谱.氢光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下面的巴耳末-里德伯公式
1
λ
=R(
1
k2
-
1
n2
)
来表示,式中n,k分别表示氢原子跃迁前后所处状态的量子数,k=1,2,3,…,对于每一个k,有n=k+1,k+2,k+3,…,R称为里德伯常量、是一个已知量.对于k=1的一系列谱线其波长处在紫外线区,称为赖曼系;k=2的-系列谱线其波长处在可见光区,称为巴耳末系.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K为一金属板,A为金属电极,都密封在真空的玻璃管中,S为由石英片封盖的窗口,单色光可通过石英片射到金属板K上,E为输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开始时其负极与电极A相连.实验发现,当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K时,K会发出电子(光电效应),这时,即使A、K之间的电压等于零,回路中也有电流.当A的电势低于K时,而且当A比K的电势低到某一值Uc时,电流消失,Uc称为遏止电压.
用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某种金属进行光电效应实验时发现:当用赖曼系波长最长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U1,当用巴耳末系波长最短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U2,已知电子电荷量的大小为e,真空中的光速为c,普朗克常数为h,试求
(1)赖曼系波长最长的光所对应的光子的能量.
(2)巴耳末系波长最短的光所对应的光子的能量.
(3)该种金属的逸出功W(用电子电荷量e与测量值U1、U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R2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中点位置时油滴A恰好静止不动,如将滑片P向下滑,油滴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