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质量m=4.0kg的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0,物体在与地面成θ=37°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0.20s撤去F,又经过0.40s物体刚好停下.(sin37°=0.60)求:
(1)撤去F后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撤去F时物体的速度;
(3)F的大小.
分析:(1)求出撤去F后的合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2)经过0.40s物体刚好停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撤去F后的速度.
(3)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从而求出F的大小.
解答:解:(1)撤去F后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
f=μmg=ma
解得a=μg=5.0m/s2
(2)设撤去F时物体的速度为v,
因为0=v-at   所以v=2.0m/s
(3)物体受恒力F作用时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设物体在F作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则a′=
v
t′
=10m/s2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Fcosθ-f′=ma′
N′+Fsinθ-mg=0
又因为f′=μN′所以F=54.5N   
答:(1)撤去F后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5.0m/s2
(2)撤去F时物体的速度为2.0m/s.
(3)F的大小为54.5N.
点评: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通过加速度可以根据力求运动,也可以根据运动求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质量M=4.0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2.0m/s向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取g=10m/s2.求: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
(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移x;
(3)木板B的长度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重庆一模)如图所示,质量M=4.0kg的滑板B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滑板右端固定着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0.5m,在L=0.5m这一段滑板上B与木块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而弹簧的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可视为质点的木块A质量m=1.0kg,静止于滑板的左端.滑板B受水平向左的恒力F=14.0N,作用一定时间后撤去该力,此时木块A恰好运动到滑板C处(g取10.0m/s2).试求:
(1)恒力F的作用时间t;
(2)弹簧贮存的最大弹性势能;
(3)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B速度各多大?分析论证A能否从B上落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质量M=2.0kg的小铁块静止于水平轨道AB的A端.导轨及支架ABCD形状及尺寸如图所示,质量m=4.0kg.它只能绕通过支架D点垂直于纸面水平转动,其中心在图中的O点,现有一细线沿导轨拉小铁块,拉力F=12N,小铁块和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g取10m/s2从小铁块运动时起,导轨(及支架)能保持静止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质量M=4.0kg,长L=4.0m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右端与竖直墙壁之间距离为s=6.0m,其上表面正中央放置一个质量m=1.0kg的小滑块A,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大小为F=18N的推力水平向右推B,两者发生相对滑动,作用1s后撤去推力F,通过计算可知,在B与墙壁碰撞时A没有滑离B.设B与墙壁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g=10m/s2.求A在B上滑动的整个过程中,A,B系统因摩擦产生的内能增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