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一辆卡车后面用轻绳拖着质量为m的物体A,A与地面的摩擦不计.求:

(1)当卡车以a1= g的加速度运动时,绳的拉力为 mg,则A对地面的压力?
(2)当卡车的加速度a2=g时,绳的拉力?

【答案】
(1)解:卡车和A的加速度一致,由图知绳的拉力的分力使A产生了加速度,故有: mgcosα= mg

解得:cosα= ,sinα= 设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FN,则有:

FN=mg﹣ mgsinα= 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地面的压力为 FN′=FN= mg.

答: A对地面的压力为 mg


(2)解:设地面对A弹力为零时,物体的临界加速度为a0,则a0=gcotα= g

故当a2=g>a0时,物体已飘起,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mg,则由三角形知识可知,拉力F2= = mg

答:绳的拉力为 mg


【解析】(1)卡车和A的加速度一致,由图知绳的拉力的分力使A产生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夹角的正弦和余弦值,设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FN,根据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即可求解;(2)先求出地面对A弹力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再跟g进行比较,确定物体的状态,再由三角形知识即可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空间有一竖直向下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电场的场强大小按分布x是轴上某点到O点的距离)。x轴上,有一长为L的绝缘细线连接均带负电的两个小球AB,两球质量均为mB球带电荷量大小为qA球距O点的距离为L两球现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两球之间的静电力作用。

1)求A球的带电荷量大小qA

2)剪断细线后,求B球下落速度达到最大时,B球距O点距离为x0

3)剪断细线后,求B球下落的最大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轻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A,另一端系住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上的圆环.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以及水平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保持不变,F1保持不变
B.F逐渐减小,F2逐渐减小
C.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D.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质量为m、长为L的直导线用两绝缘细线悬挂于OO′,并处于匀强磁场中,当导线中通以沿x正方向的电流I,且导线保持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磁感应强度方向和大小可能为(  )

A. z正向, B. y正向, C. z负向, D. 沿悬线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 )

A.1∶3B.1∶5C.1∶9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平板AL=5m,质量为M=5kg,放在水平桌面上,板右端与桌边相齐,在A上距其右端s=3m处放一质量为m=2kg的小物体B,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AB两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最初系统静止,现在对板A右端施一水平恒力F后,将AB下抽出,且恰好使B停在桌右边缘,试求F的大小?(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

(1)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

①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③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④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⑤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A.①③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

(2)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等构成的:太阳系、地月系、宇宙、银河系按尺寸从小到大的数字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三条平行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值分别为10 V20 V30 V,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粒子在三点所受的电场力不相等

B. 粒子必先过a,再到b,然后到c

C. 粒子在三点所具有的动能大小关系为Ekb>Eka>Ekc

D. 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pc<Epa<E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