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实验一:甲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1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
4.832(4.831~4.834)
4.832(4.831~4.834)
mm.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乙同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2所示,该工件的长度为
101.20
101.20
mm.

(2)实验二:在“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①实验中,在确定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时通常采用的做法是
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平均位置
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平均位置
,其目的是减小实验中的
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
(选填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②实验中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
同一位置由静止
同一位置由静止
滚下,这是为了保证入射小球每一次到达斜槽末端时速度相同.
 ③实验中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在m1>m2时,实验中记下了O、M、P、N四个位置(如图3),若满足
m1×OP=m1×OM+m2×ON
m1×OP=m1×OM+m2×ON
(用m1、m2、OM、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若还满足
OP=ON-OM
OP=ON-OM
(只能用OM、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前后动能也相等.
④实验中若为弹性正碰,且m1<m2,实验中记下了O、M、P、N四个位置如图3.未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的落点应为
N
N
(选填M、P、N),
若满足
m1×OP=m1×OM+m2×ON(m1×ON=-m1×OM+m2×OP,m1×ON=-m1×OP+m2×OM)
m1×OP=m1×OM+m2×ON(m1×ON=-m1×OM+m2×OP,m1×ON=-m1×OP+m2×OM)
(用m1、m2、OM、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不计小球与轨道间的阻力).
分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注意两种仪器读数的不同;
(2)明确实验原理,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求出碰撞前后的小球动量大小,求出碰撞前后的速度时,该实验借助于平抛的运动规律间接的利用水平方向的位移表示物体碰撞前后速度大小,因此将速度问题转化为水平位移问题,同理动能问题也可以转化为水平位移问题,故明确了实验原理即可正确解答该题.
解答:解:(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4.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33.2mm=0.332mm,所以最终读数为:4.5mm+0.332mm=4.832mm,由于需要估读因此在范围4.831~4.834范围内均可;
游标尺上总共是20个小格,故其精度为0.05mm,主尺读数为10.1cm=101mm,游标尺上第4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故游标读数为:0.05×4mm=0.2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01mm+0.20mm=101.20mm.
故答案为:4.832(4.831~4.834),101.20.
(2)①在进行实验时,该实验利用了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思想进行的,在确定小球落点时注意采用的方法是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平均位置,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过程中造成的偶然误差.
故答案为: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平均位置,偶然误差.
②为了确保每次小球碰撞时速度相等,因此要求每次小球由静止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
故答案为:同一位置由静止.
③在小球碰撞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定律故有m1v0=m1v1+m2v2    ①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v0t=OP,v1t=OM,v2t=ON,下落时间t相同,因此有:
m1×OP=m1×OM+m2×ON,
若在碰撞过程中动能守恒则有:
1
2
m1
v
2
0
=
1
2
m1
v
2
1
+
1
2
m2
v
2
2
   即:
1
2
m1(OP)2=
1
2
m1(OM)2+
1
2
(ON)2
  ②
联立①②解得:OP=ON-OM.
故答案为:m1×OP=m1×OM+m2×ON,OP=ON-OM.
④由于且m1<m2,根据动量守恒可知,被碰小球的水平速度最大,因此落点水平距离最大.
在小球碰撞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定律故有m1v0=m1v1+m2v2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v0t=OP,v1t=OM,v2t=ON,下落时间t相同,因此有:
m1×OP=m1×OM+m2×ON,
故答案为:N,m1×OP=m1×OM+m2×ON(m1×ON=-m1×OM+m2×OP,m1×ON=-m1×OP+m2×OM).
点评:(1)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
(2)明确实验原理,了解具体实验操作,正确获取题目所给信息,应用物理基本规律求解,该题主要是要把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要用水平方向的位移表示出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来记录小车的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实验后,甲同学选择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测量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小车运动过程中各计时时刻的速度如表格所示.
位置编号 0 1 2 3 4 5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速度:v/m?s-1 0.42 0.67 0.92 1.16 1.42 1.76
分析表中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
匀加速直线
匀加速直线
运动;由于此次实验的原始纸带没有保存,该同学想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其估计算方法如下:x=(0.42×0.1+0.67×0.1+0.92×0.1+1.16×0.1+1.42×0.1)m,那么,该同学得到的位移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位移.
(2)乙同学的纸带如图1,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3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3=
0.33
0.33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0.76
0.76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是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装置示意图,已知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
(1)实验时,甲同学是先接通电源再放松夹子;乙同学是先放手后再接通电源,其中操作正确的是图

(2)图中的乙图是按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经测量,第15点至第17点间的距离为11.33cm,第17点至第19点间的距离为12.85cm,则打下第16个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2.83
2.83
m/s,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为g=
9.50
9.50
m/s2(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一:甲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I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
4.831
4.831
mm.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lmm,游标上有2个小的等分刻度.乙同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11所示,该工件的长度为
101.20
101.20
mm.
实验二:甲同学设计了如图III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r,电阻R0的阻值及电流表A的内阻rA.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电动势E、内阻r),待测电阻R0,电压表V(量程3.0V,内阻未知),待测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rA),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1)先测电阻R0阻值和电流表A的内阻rA.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1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1及电流表示数I1,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
将S2切换到b
将S2切换到b
,读出电压表示数U2及电流表示数I2,则电阻R0的表达式R0=
U1
I1
-
U2
I2
U1
I1
-
U2
I2
,电流表A的内阻rA的表达式rA=
U2
I2
-R1
U2
I2
-R1

(2)完成电阻R0的阻值和电流表A的内阻rA的测量之后,由于线路中某一根导线发生断路,无论单刀双掷开关S2切换到a或b,电压表V的示数始终为零,电流表A的示数不为零,则断路的导线可能为:
ec或dS2
ec或dS2

(3)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0=1.00Ω,电流表A的内阻rA=1.20Ω,继续测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r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撤掉电压表后,闭合S1,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Ⅳ所示
1
I
-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
1.45
1.45
V,内阻r=
0.70
0.70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实验一:甲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1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______mm.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乙同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2所示,该工件的长度为______mm.

(2)实验二:在“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①实验中,在确定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时通常采用的做法是______,其目的是减小实验中的______(选填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②实验中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______滚下,这是为了保证入射小球每一次到达斜槽末端时速度相同.
 ③实验中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在m1>m2时,实验中记下了O、M、P、N四个位置(如图3),若满足______(用m1、m2、OM、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若还满足______(只能用OM、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前后动能也相等.
④实验中若为弹性正碰,且m1<m2,实验中记下了O、M、P、N四个位置如图3.未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的落点应为______(选填M、P、N),
若满足______(用m1、m2、OM、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不计小球与轨道间的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