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实验过程,某小组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则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由于他们操作不当得到的a-F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1(2分);0.50(3分);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木板的倾角过小)(2分)。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实验时使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故每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2s,又因为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5=0.1s;我们可以利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的大小,即a==0.50m/s2;又由a-F关系图象可知,只有当拉力为一定时,小车才产生加速度,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木板的倾角过小)。
考点:通过纸带计算加速度,对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图像的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图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s
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                。(用字母表示);
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用久以后性能会下降,表现之一为电池的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某兴趣小组从旧电动自行车上取下四块电池,分别标为A、B、C、D,测量它们的电动势和内阻。

①用多用表直流电压50 V挡测量每块电池的电动势。测量电池A时,多用电表的指针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        
②用图乙所示电路测量A、B、C、D四块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图中R0为保护电阻,其阻值为5 Ω。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测出对应的电流I,根据测量数据分别作出A、B、C、D四块电池的图线,如图丙。由图线C可知电池C的电动势E=       ;内阻r=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内阻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 “偏小”)
③电路图中的变阻箱R能否用滑动变动器代替       (选填“能”、“不能”)
④分析图丙可知,电池       较优(选填“A”、 “B”、“C”或“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和加速度实验均被选为最美的实验。在加速度实验中,伽利略将光滑直木板槽倾斜固定,让铜球从木槽顶端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并用水钟测量铜球每次下滑的时间,研究铜球的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曾预言铜球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伽利略却证明铜球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请将亚里士多德的预言和伽利略的结论分别用公式表示(其中路程用s,速度用v,加速度用a,时间用t表示)。
①亚里士多德的预言:                   
②伽利略的结论:                   
伽利略的实验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是抓住了主要因素,而忽略了次要因素。你认为他在加速度实验中,伽利略选用光滑直木槽和铜球进行实验来研究铜球的运动,是为了减小铜球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这一次要因素,同时抓住了           这一主要因素。若将此实验结论做合理外推,即可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其原因是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铜球运动的加速度       (填序号即可)。

A.与铜球质量成正比
B.只与斜面倾角有关
C.与斜面倾角无关
D.与铜球质量和斜面倾角都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①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②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_________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________m,再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t=_________s,则单摆摆长l=_________m,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m/s2
 
③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写代号)。
A.测摆长时,忘记了摆球的半径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
D.实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40次
④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 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sin5°=0.087,sin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分) 某同学安装如图甲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是该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现要取A、B两点来验证实验,已知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V;
(2)根据纸带可以判断,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端是和重物相连接(选填“左”或“右”);
(3)若X2=4.80cm,则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B时的速度VB=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若X1数据也已测出,则实验还需测出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测量计算后,某同学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E— h图线,则图丙中表示动能随高度变化的曲线为    (选填“图线A”或“图线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分)(1)如右图,,螺旋测微器读数_______mm

(2)下列各图是用游标卡尺测长度时,游标尺和主尺(单位:厘米)位置图,右图是左图的放大图(放大快对齐的那一部分)请你根据图中所示,写出测量结果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做“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时,可以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再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之后只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如图所示。
       
①、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的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要正视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只需要记录弹簧秤的示数。
②.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P点,另一端被A、B两只弹簧测力计拉伸至O点,F1、F2分别表示A、B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使弹簧测力计B从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一过程中保持O点和弹簧测力计A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的变化是(  )
A.F1减小,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减小,F2先增大后减小     D.F1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来测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一带有窄片的物块被一弹簧弹射装置弹射出去,沿水平木板滑行,途中安装一光电门,标记为O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

(1)测得窄片的宽度为L,记下窄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标明相关物理量的符号)
(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