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

D.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在木箱运动中有哪些力做功,做什么功,同时结合功能关系找出能量之间的转化,由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可得出各功及能量之间的关系.

解:在木箱移动过程中,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这四个力中,有重力、拉力和摩擦力做功.

重力做负功使重力势能增加,摩擦力做负功产生热能.因为物体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

而机械能等于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

故F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以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所以AB错误,CD正确

答案: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圆环,其圆心为O,若以它的直径AB为轴做匀速转动,如图所示:

(1)圆环上P、Q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是
(2)若圆环的半径是20cm,绕AB轴转动的周期是πs,环上Q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B.无论纸带上点迹分布情况如何,都可以任找两点求小车速度

C.为了得到实验结论,我们应该作出WV2图像

D.实验结论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橡皮筋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变化量的平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平面与水平面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 ,则(  )

A. 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 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C. 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

D. 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的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

B. 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

C. 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

D. 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高度L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①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

②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

③在物块Q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_____

④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他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光滑水平面上,一个长木板与半径R未知的半圆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质量M5 kg.在装置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1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装置与小滑块一起以v010 m/s的速度向左运动.现给装置加一个F55 N向右的水平推力,小滑块与长木板发生相对滑动,当小滑块滑至长木板左端A时,装置速度恰好减速为0,此时撤去外力F并将装置锁定.小滑块继续沿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B.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落回长木板.已知小滑块在通过半圆形轨道时克服摩擦力做功Wf2.5 Jg10 m/s2.求:

(1)装置运动的时间和位移;

(2)长木板的长度l

(3)小滑块最后落回长木板上的落点离A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倾角 、长L4.5 m的斜面,底端与一个光滑的 圆弧轨道平滑连接,圆弧轨道底端切线水平,一质量为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过斜面底端B后恰好能到达圆弧轨道最高点C又从圆弧轨道滑回,能上升到斜面上的D点,再由D点由斜面下滑沿圆弧轨道上升,再滑回,这样往复运动,最后停在B点。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g10 m/s2,假设物块经过斜面与圆弧轨道平滑连接处速率不变。求:

1物块经多长时间第一次到B点;

2物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物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总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两颗地球同步卫星,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B.线速度大小可以不同
C.均有可能通过南京上空
D.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